芊五行属金吗?

蒯雨航蒯雨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芊”字的五行属性,历来有很多说法,比如: 《康熙字典》:“草字,俗作‘芊’。《唐韵》七贤切《集韵》千闲切,音芊。《说文》本作芊或者艸部曰艸或艸芔或艹艸。引申为凡草之名。又叶音茜。同‘芊’。”“艹字头,去声。多草木之义。《楚辞·九歌》:‘青薜荔兮首白。’注云:‘言其蔓多也。’‘朱明曦兮曜灵。’注云:‘言其枝叶盛强而鲜明也。’《庄子·秋水篇》:‘菱蔓夷之。’郭象注云:‘蔓,行草之名。’” 《汉字谱》:“芊,从艹,千金切。谓物之多且盛。”“芊,七贤切。指草木繁茂貌。”“艹、芊通。”(注:这一段文字出自袁复礼编著的《汉字字典》[3])

以上两种书都认同“芊”由“艹”字演变而来这一说法,并给出了对应的古文字形 (艹) (芊) 但是,这两种书对“芊”的字源解说却自相矛盾了!如果“芊”是从“艹”字演化而来的话,那它就应该与“艹”字拥有相同的发音;但如果“芊”的发音像“七贤切”的话,那它的字形就应该是另一个模样了(详见下图)—— “艹”字形变的“芊”字,在东汉时期的典籍中已经出现了,如《汉书》卷五十四:“(王褒)寓目记心,芊绵荒忽。”但是,这个“艹”字形的“芊”字却不是一个通用文字,它在隋唐以前的文献里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只有三十多处。

《康熙字典》收录了这个“艹”字形“芊”字,并且说它“亦作《唐韵》七贤切。《集韵》乾元切。音茜。”同时,该书还收录了一个与此字形体相近而又读音不同的“芊”字,并根据南宋学者祝穆编辑的类书《古今事类备要》中说“今人作蒨”,认定此字“今人作蒨,音倩。”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茜”字形的“芊”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与“艹”字形的“芊”字有什么关系呢?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它们都是古文字“芊”的不同写法而已。在商代甲骨文和周代金文里有一个从“艹”字形的“芊”字,如下所示: 这个字形和后来的“芊”字比较接近,但是它的发音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根据目前可考的资料来看,它是读作qian1(千)的。

还有一个与之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字形,它就是小篆写的“芊”字: 这个字形的“芊”字,后来写作“蒨”或是“茜”,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我的考证,“苒”字也是由“芊”字演变过来的,详情见我写的另一篇文章 总之,“萱”和“芊”这两个字,古代的读音都比较特殊,与现在的读音没有关系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