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五行中属什么?

冯树建冯树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胥,信也。一曰小吏。从寸,象手持尺之形。” 段注,今字作“讯”,云“问也。”古字作“胥”,云“告也。”二者义近。古者,官总其事谓之“大胥”、“小胥”。后世以“胥”为“讯”,指狱讼而言;以“讯”为“问”,皆谓自下而上之问语。

引申之为凡自上而下之施令及所施行之事,如“诏书”“檄书”“檄文”之类是也。又引申之为凡相佐助之称,犹言“助理”或“主簿”(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又引申之为凡相称述之文辞,犹如今日所谓“附耳低言”,其文则记之以“私邸”“密室”,其用事则往往见于“机要”“机务”“军机”。(以上诸“胥”字,皆读如“须”。) 又引申而专用于地名,则指蜀地。《水经·江水二》“江阳郡有樊乡县,本益州刺史治所。旧称樊城,后改焉。”《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 “洪雅县……西有瓦屋山,南有大峨山,两山相距不盈里许,中峙一峰,高耸凌空,曰中峨冠。其北峰曰小峨眉,又名小峨冠。其东则为翠屏山。三山对峙,俨然列屏,故县以‘洪’名。”“洪”者,众也。此“洪雅”即“众妙”之名,盖取《庄子·天下篇》“古之所谓‘众妙之门’”之意。

蜀人好为隐语,此所谓“蜀汉”者,盖“蜀汉”者,取《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其除,时不留止”“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先取“蜀”字之意,以述其事,而复用“汉”字之音而结其语。 “蜀”之本义,口吃也。故有“吐蕃”“西夏”之“夏”,皆谓口吃出音之字,转语成今“厦”也。然则此“蜀汉”二字,乃双关隐语,切合意而音亦近。岂非绝妙之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