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五行什么意思?

储潇石储潇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起源,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宫的著作中。在《管子》一书里有“土正曰后土”,“水正曰承水”,“火正曰炎帝”,“金正曰少祁”;《逸周书·大聚解》中有“土后泰伯,木后句芒,金后蓐收”等记载。这里的“后”字,都作“五行之长”讲,相当于后来的“帝”或“皇”。可见五行帝首之说是源于此。 至战国后期成书的《尚书·舜典》里就有“五行:一曰水土,二日火,三曰金,四曰木,五曰气”(《尚书·洪范》与此略同),这里将五行与五方、五色、五时相配,与后世“五行配五方”的说法一致。但这里所说的五行不是指五种物质元素,而是指五种行为原则。

秦焚书坑儒以来,人们已经很难看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的古书了。汉代兴起今文经学派,他们所传的《尚书》把“五行”解释为“五德”。《尚书·序》曰: “周公践政,一岁营建东京,二年制礼作乐,九年大修京师,皆以木德王,其色青。” 又据《吕氏春秋·季春纪》载,周穆王时,仲春立春,命工鼓吹,称颂天子,其辞曰: “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示万物化生,不疾而自宁。” 《史记·律书》载: “黄帝为五帝之首,故曰皇,继颛顼之后,土地盛而国民富也……” 司马迁这里所说的“土”实际上是“中央”的意思,因为古代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

这样,在汉人眼里,五行就演变成了五种德行(仁、义、礼、智、信),或者五种颜色(青、赤、白、黑、黄),或者是五种金属(金、木、水、火、土),或者是五种声音(宫、商、角、徵、羽),甚至是五种气味(臭、香、酸、辛、苦)等等。总之,这时五行已经失去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而变成了某种范畴内的事物的代称。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