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的五行是什么?

南采舒南采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我国先民就发现了坛(方)与天象及阴阳变化之间的关系。《吕氏春秋·季春》日:“是月也,可以种瓜豆菜苗,无种树”,又日:“是月也,天气下降,地面上升,阴阳相摩,天地相通,万物勃兴。”这里的“天地相通”,是指大地的阳气与天空的阴气互相交通,万物生长;而“阴阳相摩”则指农历二月,阴历正月刚过去,阳刚之气初生,而二月尚未完全发育。这正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惊蛰”节气。此时正是种植作物的好时候,如果错过了,就要等到“芒种”后才可下种。可见,古人对时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古人发现,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大地上的草木开始蓬勃生长,而月亮的位置却非常低,几乎靠近地平线。这时人们往往容易受到风寒之邪侵扰,所以《黄帝内经》中强调这一时节必须“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而使志生”,同时还要“节制嗜欲”“调畅情志”以使阳气逐渐旺盛起来。 二十四节气中最美的有两个,一个是立春,一个是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和秋分都是昼夜平分、阴阳各半的日子,也是四季中最适合调养阴阳平衡的时候。《黄帝内经》日:“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讲,聪明睿智的人养生,一定要顺应二十四节气,适应气候变化,调节情绪,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这样就能避开致病因素,健康长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