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行属性是什么?

孟令俐孟令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四”是“三”的倍数关系——“四章”就是“三章”的意思;《诗经》里同样有“五”“六”的诗篇,不过都是确数了——比如卫庄公正直不阿,但卫宣公夺人之妻,所以后人作诗讽刺他,第一句便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滚滚浪滔滔,车轮浸湿盖车帐”(注意这里用的是“汤”字) 到了汉代,人们发现,其实“四”和“五”都可以算做倍数是“三”的双数,只不过前者是双倍的单数,后者是双数的双数而已!于是就有了两种说法来解释这个现象:一种是说“四”象征仁义礼智信中的“义”,而“五”则是“信”(因为“信”字中有一个“言”字);另一种则说这是因为“四”和“五”与春夏秋冬四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一样,都有四个数字组成,所以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信和金木水火土。 所以从这时候起,不管是“四”还是“五”,在诗歌中都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数字。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我举些例子出来,那么我就说说我最喜欢的古诗吧——杜甫的绝句之一,里面便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句子。这里的“两”、“一”当然是确数,可为什么“二”就成了双数了呢?答案就出在杜甫自己创造的词语上了: “二”字的古音为[sə],因此它读起来就和“双”差不多。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知道,杜甫在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他用“两个黄鹂”代替了一对黄鹂鸟。这便让本来只是确数的数字变成了双数,也成就了这流传千古的名句。

优质答主

五言,七言,律绝(格律体)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则比较特别。 古诗的“古”是指汉魏六朝唐诗宋词元明清这些时代的作品都算是古代诗歌。 但古代的近体诗和古风在今天的诗人眼中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因为它们的创作习惯不同嘛!所以它们之间只是大致地对应于今天所说的格律体和自由体的两类作品而已。而像王之涣、王维等的那些五言八句的作品则是唐代典型的格律体之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