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字五行属于什么?

松逸宇松逸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骆”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 “骆,姓也。周有骆伯,明帝时,南裔诸番朝贡皆以骆氏为先。又乌戈氏国名也。西羌之种,汉武灭乌弋山离国,以其地分置始州、广汉二郡。唐初有骆元光者,本姓娄,世为西域都督,以功赐姓骆,隶宗正府,后升为昭武九姓之一。见《地理志》及《唐书》。按乌戈即元音au的变音,此字当作骆。” 显然,古代的“骆”字是一个姓氏,属于今天姓氏学的“姓”部,并且是“以地为姓”(或说“因姓而得地名”)的一个典型例子——因为“骆”就是“乌戈氏”的国名。

然而到了现代汉字学里,情况发生了变化。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订出的《第一批简体字表》中,把“駱”作为简体字收录,意义解释为“水牛。水牛角”——这当然是借用“骆”字的字形来给“骆”字造字了!至于这个“水牛角”的意思是怎么得来的,已经无可考。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意思和古代“骆”字的含义没有任何关系。

后来大陆改用简化字,就把“駱”字作为“骆”的字形简化。台湾省沿用繁体字,所以一直保留着“駱”这个字样;香港、澳门回归后,也都继承了台湾省的字体,所以这两个地区的网络上仍然使用“駱”字。 在今天的简化字体系下,“骆”字是没有异体的。但是历史上“骆”字却有一个异体字“骆”,见于明代张自烈所著的《正字通》里。《正字通》云:“骆,俗字。亦作雒。”并引明朝王象晋《群芳谱·果谱七·桃》作为证据:“桃……北土谓之柰,东土谓之桃。今俗以纸糊房,谓之洛房,是俗字从洛,非矣。”可见“骆”字在明朝就已经变成了“俗字”,且与“雒”“洛”二字通用。

那么既然“骆”字是个“俗字”,它的五行属性当然也就很难找到了。不过既然“骆”字的部首是“鹿”,而很多带“鹿”偏旁的字五行属性都是属火的,我们就可以把“骆”字的五行也认定为属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