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是属五行什么?

从楚卿从楚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体投地”这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其中“五体”一般认为是指四肢加头部,也就是现在所讲的“五体完整”——能够“五体完整”的投入、表达最高敬重的礼节就是“跪”了! 古书关于“五体投地”的说法中,“体”字含义变化很大:

1.《周礼·春官·大宗伯》(西周至春秋时期):“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用玉帛祀天地四方之帝……”郑玄注:“天地之庙,今天子社稷亦曰坛……四望之地,各以其方色币。”可见当时“五体投地”是指将不同颜色的礼币投放到祭坛上;

2.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而大醉失仪,粗愚逆礼,武夫贱隶而酒杯满溢。”此时“五体投地”已改用双手托酒敬献的方式,但地点还是在宗庙之内;

3.东汉赵晔著《吴越春秋》:“伍员吹篪而舞,鼓鞞(pi)之声应之;荆轲刺秦,高渐离击筑而歌燕太子;王孙楚朝魏王,右手持杯,左手操筷而食;冯衍作赋,左手持笔而成;蜀相诸葛公令费祎持酒酹而自泼。”(篪是一种类似今日笛子的乐器,用于管乐合奏或独奏,也是古代婚礼中重要的礼仪用品之一。)此处“五体投地”与上述两例一样,都用到了“酒”——看来当时用“五体投地”来表达最高敬意,似乎只有在酒宴场合才成其为固定动作;

4.唐代封演著《封氏闻见记·卷四·释门》:“(唐)宪宗皇帝御制金刚经颂,遍谕天下寺院。至元和八年八月十四日,诏先敕诸寺刊石印散。其经凡五千言,文句有异,意理虽同。其末后有一偈语云:‘一切般若智,我今皆得之,譬如有人,集若干人,一人施钱,多人得益。’(下偈文略——引者注)”这里“五体投地”是指向佛经顶礼致敬。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五体投地”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庙宇里表达虔诚敬意的礼节,所用对象主要是天地神灵和祖先;唐以后开始用“五体投地”来称呼佛教徒礼拜释迦牟尼佛像的动作,并用这个动作来比喻对人或者事物极度崇敬;明清以来,这个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今天的“五体投地”这一动作与佛教关系密切,但是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来看,它可能是来自华夏民族本土的礼仪。因为,在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五拜稽首”的记录,秦代石刻、汉代碑刻中也常有“五拜”“五稽首”等字样,而这里的“五拜”“五稽首”就相当于后来的“五体投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