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是五行的什么?
《黄帝内经》在论及五味(酸、苦、甘、辛、咸)时,对五脏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 肝主酸,心主苦,脾主甘,肺主辛,肾主咸。 在论及五色(青赤黄白黑)时,与五脏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 青色入肝经,赤色入心经,黄色入脾经,白色入肺经,黑色入肾经。 这里只讲了五色和五味,没有提到甜味,其实,甜是在五味之中兼有脾、胃二经。
《本草纲目·谷部》中这样论述: “五谷宜熟而食,乃脾气得消,若生冷硬急食之,则损脾害命”;“凡谷物自皮肉受气者,如稻、黍、稷、粱、粟、豆之类,惟甜糯味甘,性暖,故只补脾,未尝补胃也。…至如麦类,味苦主泄,酸多主收敛,惟甘味解热,故只补胃而不补脾。盖脾喜香而恶燥,喜润而恶湿,此物得天地中和之气,味甘性温,故为脾胃要药。” 可见,甜味既养脾又养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指出:“五味所入……酸先入肝……”张景岳因此注解说:“以酸性走木故也”。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脾,土也,其味尚甘”(《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明代李时珍说:“脾恶热而好寒,恶燥而好湿润,恶腥臊而好芬芳”(《本草纲目·谷部·扁豆》) 甘甜之物,不但养脾,不甚伤胃,而且为脾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所以,中医常用“甘温除热”或“甘平补虚”的方法来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