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晏德晏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俗字作“目”、“目”。《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目”字条28个,其来源主要有: 古文字构形学研究认为,“目”是形声字[1]。《说文解字》认为“目”的本义是眼睛。段玉裁注曰:“眼以视者,凡目之属皆从目。”可见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目”字的字形演变如下(如图): 由上图可见,“目”的字形经历过两次大的演化。第一次是从甲骨文到金文,形体发生了变化;第二次是由小篆到隶书,又发生了变化。这种字形的变化是与读音变化的有关的。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目”的形义关系是这么说的: 从这段引文中可知:第一,“目”的本义是眼睛;第二,“目”的字形和音有关联;第三,“目”的音变是有规律的。后两条说明了为什么“目”的字形会发生两次变化了。那么第一条“目”的本义是什么?我同意郭沫若先生的观点,“目”的本义不是指眼睛,而是指眼珠。理由如下:

①《说文·目部》中“目”的字形只有两个:目、自。而“自”的意思是“鼻”,由此推断,“目”的意思应该是鼻子的附属器官——眼珠。因为鼻子和眼睛离得较远,观察不方便,所以先人们用“自”来表示。后来表示“目”的时候,为了与表示“鼻”的“自”区分开来,就加了个表示动物的“目”旁。这说明“目”的本义应该是指眼珠;

②上古汉字数量少,很多字同源而成。“目”、“视”二字同音,且“见”在古代读音与“视”相同。《论语·子罕》有“视民如伤”,意思是看到人民就像看到自己的伤口一样。这里是把老百姓的痛苦放在自己的心上。放到心里,当然要注视着(伤心当然不会无意识地一直盯着看)。这里用的就是“目”的本意;

③中医理论把人的眼睛分上、下、左、右四部分,每部分的构造不同,功能相关,对应不同的经络。这样的构造显然不是指眼球的结构。如果“目”的本义是眼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划分眼球的“四分法”呢!这个“四分法”只会让人更糊涂;

④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周礼》中的“祭目”释义时说:“祭目,谓两眦膜也,俗名鱼睛。”郑玄说的“祭目”就是指眼皮里的鱼睛,即眼珠。汉代王充的《论衡·论死》中有句话:“耳目口鼻,五窍八孔,死无血气,空窍虚闭。”“目”当然是眼睛,而不是指眼珠。这显然是继承古文“目”的意义指代眼睛的错误延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