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木身上带什么?

澹台图南澹台图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五行是古代先人总结的自然科学,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科学。 古人通过观察日月星体在天空中的变化规律,认为一年有春秋冬夏四季,分别对应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每季30天,每天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这样一年就有72个节气144个中气,古人把每个节点上天空中星辰的相对位置变化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歌”。 比如立春(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时天气渐渐转暖,东风解冻,立春过后雨水会逐渐增多,万物开始萌动,此时木旺而水弱;立夏(夏季第一个节气)时草木茂盛,阳气至极,雨水增多,池沼泛滥,此时木盛火旺;立秋(秋季第一个节气)时阴气渐浓,金始凝露;立冬(冬季第一个节气)时草木凋零,寒气渐长,水结冰,木熄灭…… 所以学习掌握“二十四节气歌”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比如农村有种说法“大寒立春冰封地,万物不容唯树木”,意思是这个时候木属性最为旺盛,其他属性都不及木属性活跃。因此在大寒立春节气的时候,人们会砍伐树木用来制作家具或者柴火;雨水节气的来临意味着寒冷消散,春雨绵绵,正是种子发芽、草木生长之时,所以古时人们在雨水节后就会开始炼铁以供农具使用,同时播种树苗。

随着春季的慢慢过去,气温回升,阳气极盛,雨水增多,这时也是万物生长迅速的时候,所以古代在春分时节有个风俗就是“送春牛”,用黄纸画上农耕图或者剪剪纸耕牛送到每家每户,鼓励老百姓赶紧春耕,莫误农时。 而到了阴盛阳微的夏至,农民们却得停止耕种,因为这个时候要“伏天”了,“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中暑”,这个现象中医理论解释是因为夏天阳极阴微,湿热淤积,不得发散,所以出现中暑之症。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五行相生的例子,只是没有被很好地运用罢了。如果掌握并利用好这些知识,将会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