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儿童?

国艺蓝国艺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儿童”的称谓在唐宋时期发生了很多变化,唐宋之前一般称为“童子”“童稚”“童儿”等;到了宋代开始有“儿童”的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 2、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

①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年苏轼四十七岁,任徐州知州;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东坡先生……元丰二年(1079)二月,自徐州移知湖州军州事。先公(王十朋)《东坡书传》曰:‘元丰二年二月十九日,东坡自徐州移守湖州。’按此诗‘明月不曾闲’,用吴楚东南坼之语。然则此诗作于移守湖州之前,盖元丰元年九月十月间作也。” 据此,此诗当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

②明代张岱《东坡志林》卷一云:“东坡先生《中秋月》诗,寄朝云‘细想年华,不能虚度’者,乃作于元祐六年八月十五夜也……” 张岱所说的“元祐六年”即公元1091年,此时苏轼正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居京城中。而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认为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八月十四日晚。 那么,按照第二种说法,这首诗歌的作者应该是苏辙(1039~1112年),而不是苏轼。但是根据现存史料来看,苏轼和苏辙同时作于元祐五年八月十四日的作品只有一首七言绝句,且其中“明月清风夜未央”一句与上述两诗中的“明月几时有”完全相同。可以判定苏轼此诗作于八月十五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