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所是干什么的?
“九所”,指的是明代北京的九所监学,即国子监(南郊)、应天学院(钟鼓楼附近)、京师大学士(府学附近)、太常寺卿署(东四牌楼北)、钦天监(旧庙子大街西)、翰林院(后宰门)、中书科(国子监内)、礼部儒林郎署(崇文门里)、兵部武库署(太平桥)。还有所谓八堂和十二斋。 九所之制,《明史·选举志》记载甚详。先选京卫军士之才者,分属六部分隶司中。其应召入学者曰举人;试录而后,随班而考校者曰贡生;先以文行见悦于学士大夫,为之延誉,求为其弟子者曰例监。至嘉靖四十一年定,诸司员缺,皆取之贡生。 明代的社会地位,官宦世家自然不必说了,就是一般的民籍子弟要想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也是很困难的,而通过科举入仕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无论是富商大贾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培养。
随着京师内外来京应试者的增多,以及民间私学的发展,北京的校舍资源显然无法满足众多学子求学的要求。于是明政府在北京城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国子监与应天府学。
应天府学的地址,一在今宣武门里,称旧应天府学;一在今崇文门外,称新应天府学。国子监则位于城南外,有“南监”之称。至于那些没有获得入学资格的各地举子们,则在“南监”的外围,租屋居住读书,形成了一个个新的社区。这些举子们一方面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又因为身份所限,难以融入官方社会,因而形成了典型的夹缝人群。他们生活的区域,因多集中于寺庙之中,故而有“举子村”“举人胡同”等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