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五行是什么?
《书经·洪范》云“何谓九畴?五行,一曰仁,二曰礼,三曰智,四曰信,五曰义,此五行者,乃中华五行学说之源头,后被儒家继承,并加以发展。 什么是仁?《说文解字》里说得很清楚:“仁,亲也”,也就是爱护百姓、亲近民众的意思。
什么是礼?在孔子那儿,礼被定义为社会制度和国家典章制度的总称。不过这种解释未免过于僵化。其实,从广义上说,所谓礼,就是一切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换句话说,礼其实就是文明人的行为准则。因为任何一个社会,无论其多么野蛮落后,其公众场合总要有一定的规矩的。 什么叫智?智说白了就是聪明智慧,明辨是非的能力。
什么叫信?信就是守信用、讲诚信。不欺人也不自欺。
什么叫义?关于义的解说很多。我比较赞同的是顾炎武的说法:“义者,宜也。”也就是说,做事情要合适,做得有道理,这是义。 那么,为什么这“五常”能够成为“五行”呢?
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各代表了某种基本的社会属性,或者说人格特质;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们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这些素质在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中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其中,智力属于先天禀赋,很难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太大的提升——当然,你可以说通过学习可以增长见识,增加智慧,但这并不是说你的智商也会水涨船高。
而另外四种品德则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至少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古人才会说出“知行合一”“勤学苦思”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