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五行多少分?

荆晓源荆晓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姓源流: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弟弟姬封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姬封于谷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史称虢伯或虢公,其子檀继位后,因受父封地在黄河、洛河之间,故又称“虢仲”。 周桓王时,虢叔率部攻占了北面的燕、郑二国,受到天子赏赐,其子虢仲和虢叔分别被封在曲沃(山西闻喜)和阳翟(河南禹州),史称“二虢”。 周惠王五年(公元前672年),晋国灭掉北边的虢国,将虢仲移居今陕西宝鸡市东郊,史称“西虢”;周惠王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晋国又灭了位于黄河中游的虢国。至此,除“西虢”外其余各虢皆被晋国消灭,史称“虞虢春秋战国之时属晋国。

春秋末年,晋国四分五裂,虞虢归韩赵两国管辖,秦越两国争夺。最后秦胜,将这两国收入秦关之中。西汉时,这两块地方隶属于内郡。东汉时期,洛阳东北四关中有“东虢”,就是虞国的都城,而新安县东南五十里的“谷城”则是西虢国的都城。三国曹魏时设山阳县,治所在谷城门里,隋朝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改为永城县。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虢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灵宝县,取“灵宝”为州府之名。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改置陕州,元末明初为陕西布政使司。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即盐池、孟津、新安。抗日战争爆发后,灵宝县城成为河南省政府所在地。1947年1月国民党胡宗南占领灵宝县城,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同年3月又设立汉中行署;1949年5月解放军解放灵宝县城,设立陕州分区。

随着时代变迁,作为地名使用的“陕州”逐步淡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却延续至今。 二、迁徙分布 最早的一支始于西汉文帝时的飞将军李广,他的孙子李钦因随窦宪出征匈奴有功,被帝师太子太傅王吉举荐,任议郎之职,奉命前往西域采访西域诸国状况。李钦一行经河西走廊到达长安后,汉武帝非常高兴,特意在甘泉宫接待了他,并赐予其爵位,迁郎官十四人同往国中任职。这一支李氏遂定居于京兆一带,后世称为“陇西李”或者“北派李氏”,最终发展成唐太宗李世民的家族。

另外一支起源于东汉灵帝时汉章帝之后的裔孙汉桓帝时大将军李膺。李膺与颍川名士陈蕃、太学生郭泰等建立“竹林七贤”的佳话流传至今。李膺之子李修传承家学,颇有名气,成为“十八学士”之一。李膺这一支后来成了唐太祖李虎的后代,被称为“唐林李氏”,其中一支更衍化成唐代“五大姓”之首。 三、姓氏渊源 有史料记载,唐朝时候,有个叫李符的人,随驾赴凉州,途经陇右时,被当地土豪侵扰,他临危不惧,奋勇反抗,杀死土豪,朝廷感念他的英勇,特赐其姓“谷”,从此李符更名为“谷符”。他的子孙后代因此姓“谷”。 《唐书·宗室世系表》载:“李孝忠,神策军节度使。上党人。祖承庆,高祖赐姓名李孝思,玄宗诏承庆子孙可复姓本姓。孝忠自言先世本姓,遂复姓李。” “复姓本姓”就是指皇帝特赦臣下恢复其本姓氏。

另外,根据南宋学者邓名世所著《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李姓还有“避帝讳”的说法。所谓“避帝讳”就是说唐代皇帝李隆基的名“隆基”中的“基”字,是李姓的专用字,不能用于人的名字,于是有些李白、李珏等人就用自己的“行第”作为姓氏。他们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太白”“方干”“十二”等等。而这种说法恰恰也证明了大姓氏的稳定性。 至于近代学者吴昭秀认为李氏起源于“嬴姓”说,虽不可考,但也符合“姓”的来源“女旁”“生得美丽”的原始含义。

边钊镡边钊镡优质答主

这个分数,没有意义, 就像给一个死人打分一样,毫无意义; 对死者而言,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他已不再参与人间任何事。 我们只有记住他,怀念他,缅怀他,才能让他继续活下去。 但是人死不能复生。 如果一个人还活着的时候, 你没给他打几分,那么在他去世后,你再去打几十分又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很失败,那在生前你就应当给予他一些警示与警醒,而不是等待他的死亡后,再来对他的这一生评头论足。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愚蠢的,无意义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