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的五行属什么?
五 行 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劳动人民基于对社会现象观察后总结出的规律。比如,大树的枝干形状像剑,而剑又常常用来割开东西、斩杀猛兽等,因此将剑归入“金”;木材可以用来做房梁和舟船,而房梁和舟船都是四方的,并且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将“木”归于东方。 五行学说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是阴阳家用来推演社会人事变化的数理模型。
当然,这种归纳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火”的性质被归结为“炎上”(炎热且向上蔓延),其实火的本质应该是“炎上”与“烁金”(灼烧金属)两种性能的组合。 但这样的组合,已经基本符合自然界中物质属性的共性了。所以,五行的属性,虽然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但每个人身上的五行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人金多,有的人水多……这样才有了日后中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对症下药”的理论基础。 而五味,则是以五脏为中心对味觉的感受进行了划分:甜酸苦辣咸。
《黄帝内经》中提到,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辛辣入肺,咸味入肾。这实际上是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中医理论,是比较牵强的诠释。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味觉不仅与脏腑有关系,同时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时间等。 所以,我们说某一味药品“酸”,或者某人性格“辛”,这都是相对而言的。 同样,五行与四季也相互对应:春木、夏火、秋收金、冬水,这就有了金旺于秋、水旺于冬的说法。
至于中央的土,在四季之中没有特殊地位,因此有“土生万物”和“万物土中生”的说法。 五味的后面还跟着一个对应的器官——舌。我们不但知道苦味入心,也知道苦入心则舌滑;咸入肾,则舌卷;酸入肝,则舌黯……“以意言,则诸病立消;以舌照,则诸病皆见”(《黄帝内经·灵枢》)。所以,中医认为,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生理功能的改变,以及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