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算天运五行?
天运五行是古代占星术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的提出依赖于二十八星宿以及五行的对应关系。 古人将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即二十八星宿),每一个星宿都代表一种星座。
其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另外还有中天九宿和尾勺九宿不属于任何一区的,加起来总共五十个星官,每一星官代表一种星象。这些星象反映到地球上就是各地出现的时间差异,古人据此制定了二十四节气。而每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相同,其中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节气之间的间隔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古书上说“夏至三庚便大暑”,“冬至三庚便小寒”,“立秋三庚便白露”等等,这里的“庚”就是指节气逢庚日的意思。
为了便于记忆,古书还编出了口诀,如“雨水惊蛰土发潮,春分清明树梢摇;谷雨立夏布谷鸟,小满芒种农活忙……”以此来表达节气变化对植物生长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那么为什么用五行来表示呢?这是因为古人发现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与四季交替、万物荣枯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便将五行附会到天上的五星上,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居家生活。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进步,今人已经不再依靠古人的星占术来安排日常生活了。但中医仍然使用五行的理论来解释疾病的原因和部位的对应关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所说的五行并不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而是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分为阴阳两界,然后再分别归入五行之中。具体说是,将太阳升落方向分成东西南北四象,再各分阴阳,这样就有了八卦,而五行则是由八卦中的阴阳两部分互相组合所得,如阳气用阴来表示的叫阳阴,用阳来表示的叫阴阳,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