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字是什么五行?
“木”是汉字五行属性的基本定性,如“李”“柯”“树”“桃”“杏”等。但有的木字旁的字,其五行属性却并不完全属木或是缺木。这是为什么? 原来,汉字的五行属性并不是单单由偏旁决定的。决定汉字五行属性的根本因素是这个字的本质(构字元素)和该字所处的字形结构。如“森”字,“木”是该字的构字元素,且处于中心地位,所以五行属性属木;而“林”字,“木”同样位于中心位置,但由于它是左右结构的字,所以五行属火。又如“枝”字,“木”处左半边,且为独体字,故五行属性属木;而“末”字,“木”在右半边,而且它还是个上下结构的字,因此五行属性属火……
那么“栎”字所属五行到底是什么呢? “栎”字为左右结构,“木”处于左侧,且是左半边的字根之一,根据上面的原则,它的五行应该属木。然而,“木”右侧的“页”(音同“业”)字,如果单看它本身,属土,因为“页”字的本义就是头颅,而头颅属于土行;但是“页”加上木旁的“页”,意义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变成了“巅”,即顶、头顶之意,它指的是人头上的东西(头发、帽子等),由于这些物件大多由木制成,所以“页+木=栎”的五行属性就变成了木。这就出现了同一个字,因为所在字形的不同,而五行属性不一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称之为五材,这五材互相配合,互相克制,又能从中推演出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这种学说就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它们相互有滋有克,彼此制约,无穷无尽地运动下去,才能使世界丰富多彩而不单调,充满生机而不僵化。同样,人体是一个小的宇宙,也由木、火、土、金、水构成,也存在着五行的规律。当人体的五行失去平衡,出现木克土、火克金等现象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
主要属性: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有疏通畅达和调达的特性。《尚书·洪范》说:“木曰曲直”。曲直可以说明木的形态,亦可以形容木的功用。
曲,是向下抑压,有生发的意思。直,是枝叶生发伸展。
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可归于木。
火
主要属性:温热、升腾。《尚书·洪范》说:“火曰炎上”。炎上为火的形态,也是火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可归于火。
土
主要属性:生长、承载、受纳。《尚书·洪范》说:“土爰稼穑”。稼穑本义指耕种和收获,此处用以说明土的特性,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可归于土。
金
主要属性:肃杀、收敛、沉降。《尚书·洪范》说:“金曰从革”。从革,是顺从·变革之意。引申为具有清肃、沉降、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可归于金。
水
主要属性:寒凉、滋润、向下运动。《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润下之性是指水具有滋润濡养,趋下流动之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下行、封闭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可归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