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五行是什么?

籍怡楠籍怡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元1969年,农历己酉鸡年,天干己土、地支酉金。本年为土岁,故此年为“己酉土木年”。 纳音为“大林木”,即木的命理学中“长生十二宫”位于“沐浴”之地。 大林木在甲辰乙巳年间最为旺盛。甲辰乙巳五行属火,而己酉年的天干己土、地支酉金刚好可以生扶甲辰乙巳年间出生的木,所以此年出生的孩子八字中木多。出生在1969年的人命运如何?这要看这个人的八字组合究竟如何了。 如果一个人的八字中木过多且缺金水的话,那么此人的性格就容易多变且任性,同时感情上也容易变来变去;如果一个人的八字中不仅木多而且水也多的话,则会是一个性情温和之人,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觉得舒服。

但是这样的八字也有弊端。比如当这个人遇到了土多的流年,也就是四十岁以后的时候,很容易变得固执己见,并且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有时甚至会发生脾气暴躁的情况,此时若身边没有人适时地给予安慰开导,很可能会形成孤家寡人一个的局面。

熊楸熊楸优质答主

现代人所说的“公元”,是从耶稣诞生的时候起算的,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诞生前一年为“公元前一年”,诞生后一年为“公元一年”,以此类推,中国在辛亥革命以后即采用此纪年方法。“戊戌变法”、“甲午风云”、“子丑合战”等带有天干地支字样的记载是出现在这之前,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纪年方法。

其实天干地支不仅仅可以用来纪年,还可以纪月、纪时、纪日,在占卜学、阴阳五行学中都有重要地位。 天干有十个字,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字,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正好60年为一轮回,俗称“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的来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汉书律历志有记载,后来经过学者考证,认为其起始为公元前2637年,这是据传说中“三皇五帝”中最后一位帝舜的禅让之年起算的。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史载缺略,有些具体细节无从考证,所以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时间大约是周朝或春秋时期。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确定的,“六十甲子”的最初来源是古老的干支纪年历法。

“六十甲子”纪年的应用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元初元年,交址、九真二郡徼外蛮夷……自言畏恶中国兵威,愿输税象齿,通供献以臣属。光武封其豪渠帅为王侯卿相,或赐金玺,或铜印,以宠异之,自是每世一朝。四月至都,明年二月还,每郡遣一人为市贾,与其国人交市,利之。”这段记载中提到的“元初元年”即公元114年,以后历朝历代,包括南北朝及五代十国等分裂朝代中,中国各政权均有使用干支纪年。

“六十甲子”纪年方法是“天干头年,地支头月”,其应用方法以公元元年是“辛酉年”为起点,先上朔九年为“壬申年”,即为“六十甲子”轮回第一年,公元60年为“壬寅”,是第一个60年甲子轮回结束之时,而第二个甲子轮回又再次从“壬申”开始,这种“六十甲子”纪年方法在2000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

“六十甲子”不仅在中国应用,朝鲜、日本也从很早以前开始应用。1875年日本和清政府缔结“江华条约”时使用的“丙子年”和“光绪元年”,日本明治十二年(1879年)吞并琉球的“己卯纠”等都是以中国“六十甲子”纪年的文字记载。

以上关于“六十甲子”纪年方法与干支纪年方法的关系,以及在中外历史上应用的情况的考证,说明了“六十甲子”纪年法作为一种历法在中国乃至东亚持续了2000多年,而《易经》成书的年代,尽管没有定论,然而,据现代学者考证,《易经》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经”的成书年代不晚于西周,“传”的成书年代在“经”之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据考证亦不晚于战国时期。所以这两种学说产生的时候,均在“六十甲子”纪年法应用和流行的时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