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五行属金吗?

宰恬恬宰恬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属金的,但不代表它具有“金属性” 在古代中国,五行理论被用于理解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万物可以根据其特性归属到五个基本类型的其中一个。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相应的颜色和自然界现象。 金属,在五行里属于西方,其色白,其质地坚硬且具有切割性。而最接近这些特征的,当属金属元素了。因此人们用五行来解释元素的特性。 但后来这个理论被用到化学领域。人们发现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生克”规律存在,并且把这种规律应用于合成新物质。于是他们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导出化学中的“五行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中药四气五味理论。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五”这个概念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它是古人通过观察物体形态而得出的一个大概的概念。所以,四或六都是可以代替它的。甚至说七也可以。

比如五行里的“土”,其实包含了现在的“土”“砂”“石”等。这其中的差别是很细微的。“土”在五行里居中央,有滋养万物的功能。所以后来我们用“土生金”(黄金),“水土生物”(土壤里有大量有机质)等等说法。

同样,这里的金属也是大概念的金属。它包含了很多的物质,如金属单质,合金,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金属硝酸盐等。

龚韩昊龚韩昊优质答主

在古代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金属经验,概括为:木性曲直,金性从革,即木具有生长、可曲可直的特性,金具有柔顺、变革的特性。古代人们对金属的认识,是与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进步水平相适应的,同时又与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物质性能的理解相联系。因此,把金定义为五材之一,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认识显然是不全面的。金在古代不仅指“金子”,而凡是闪亮。坚硬的金属都称为金,包括铜、铁、锡、铅等。在中国古代最初铸造、使用的是铜(在春秋晚期以前,铁的产量很低),《荀子?王制》中所说的“金”,即主要是指铜。如《荀子?王制》中的“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稼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安水泽,和疏其山林……使时斩伐,甫草任成,故林泽不斩伐,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把“金”列入五材之中,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铜的重要性和它的来源。在当时的条件下,把“金”列入五材,也是顺理成章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