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五行属火么?

邹岸桦邹岸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原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后来的概念拓宽了。 认为世界是由这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比如金属的强度与硬度有关,“金生水”说明金属容易导电;“水土生木”说明植物需要水和土壤;“火克金”说明高温使金属熔化等等。

现在“五行”已经超出了单纯指物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成”或“变化”的方式。也就是说,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这五个层面。 中医理论中,将人类身体的器官、组织的功能归结为“五行”——“木火土金水”,同时认为疾病的发生也是由于五行的失衡引起的。 比如“心火炎上”“湿土生痰”“金克木”等,就体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五行”观念的基础上的。

所以题主说的“补火”其实是在讲“五行”平衡的问题——任何事物过犹不及,“火太旺”“水太多”都不利于健康,只有“平衡”才好。 在中医里,人的身体是阴阳平衡的,病好了也就是阴阳平衡了。 所以,治病就是“扶阳抑阴”“滋阴降火”……让阴阳重新回到平衡的状态。

伍凤佳伍凤佳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根据中国哲学中阴阳衍生,不断变化的思想。五行学说始见于《尚书•洪范》,《吕氏春秋》进一步发展了五行说,《易传》及战国诸子,特别是阴阳、道家、农家和法家,吸收了五行学说,使之成为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行的实质,是古代的系统观。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侮、乘等关系,五者的动态平衡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五行学说将宇宙万物分为五大类,借着生克二种关系来说明或推断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说明变化及发展的道理。

五行系统观的出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宇宙间各类事物的性质差别可归纳为五大类:

金、木、水、火、土。每一类的性质都不同。“金”具有"从革"的性质,引伸为具有“能刚能柔、变革、肃杀、收敛、清洁”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金”的范围。“木”具有“曲直”的性质。

引伸为具有“能伸能曲、条达疏泄、升发、生长”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木”的范围。“水”具有“润下”的性质。

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下行、赋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水”的范围。“火”具有“炎上”的性质。引伸为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火”的范围。

“土”具有“稼穑”的性质,引伸为具有“生长化成、受纳、承受”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土”的范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