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有什么故事?
荼蘼,读作tú mí ,是春天里最后盛开的花,一旦荼蘼花开,就意味着春天将要告别,因此古人对着美丽的荼蘼,总会生出春光易逝、红颜易老的感伤情怀。荼靡花开时可观赏,花瓣还可泡茶、入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杨贵妃在沉香亭畔、曲池旁边的栏杆边种了百十来棵的“西番荼蘼”,其每朵花如杯口般大,每朵花由40多瓣花组成。每年4月盛开之时,杨贵妃与唐玄宗总是带着高力士、李龟年和宫女们前来赏花饮酒。
“开到荼蘼”,本是古人眼中的俗语,指花事到荼蘼已尽,春天到此结束,此后便是寂寞的长夏。但人们似乎对一切“尽”的事物都难以释怀,无论是花,是春,是欢是爱。因为总有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遗憾,总是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宋人王淇有诗:“一从梅粉韵阳春,直到而今更替新。却似此花偏耐久,绿阴结子又翻新。”虽有羡慕,却也不尽然。
李清照的“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杆无情绪,惆怅芳期待负。已恨佳人盟约疏,更惊莺语留春住。谁许风流心眼乱,深深看尽荼蘼月。”词中更是将愁情推向了高峰,但“深深的看尽荼蘼月”又有多少人能有此彻悟呢?东坡一句“枝头一颗颗红莲谢了”,又怎忍心让人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