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星有多大?
关于明星大小的测量,目前天文学中沿用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创立的“视星等”量度法。它反映了观测者所看到的某个天体的亮度。也就是说,从地球看起来,星星发光的强弱是不一样的,离地球近的,看起来好像大一点,亮一点;离地球远的,看起来就小一点,暗一点。为了区别它们的亮度,科学家就把星星的亮度分成不同的等级。最亮的为一级星;比较亮的为二级星;较暗的为三级星;再暗一些的为四级星、五级星;用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定为六级星。视星等可以用小数表示,比如4.8级星是指它比四级星亮,比五级星暗。星星的亮度级数是按天文规定,减去5级星星比1级星星亮度大100倍来计算的,每相差一级,亮度相差2.512倍。
天文学中,星星的亮度是用“星等”来度量的。星等的大小是根据星座或行星反光面积、辐射功率来计算出来的。因此星星的星等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星座位置、季节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层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星星之间距离遥远,用肉眼无法测量实际星星的大小,天文学上就用“角直径”来描述星星的直径(或视直径)。“角直径”是观测者看来,一个实际物体在天球上所张开的角度叫做这个物体的角直径。当然,用肉眼观测恒星的角直径是不行的(实际上恒星的角直径很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