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演员歌手?
在电影圈里,像蒋雯丽、李亚鹏这样的“好演员”有很多。他们拍每一部片子之前,都会有目的地去体验生活,真正地融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去。拍完之后,也不会借助影片宣传之机去做过多的包装。他们是为艺术而表演、为艺术而歌唱。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影视演员都是演而优则歌。比如影视明星去出唱片,影视明星上春晚唱流行歌曲,电影广告、电视专题片、文艺晚会中也常常喜欢请来歌手去表演影视剧里的情节,这些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了。尤其是近几年,影视演员出唱片的势头越来越猛,影视歌曲越来越向流行歌曲靠拢,甚至有不少影视歌曲干脆就直接成了流行歌曲排行榜上的选手。像赵薇的《我要我们在一起》、张庭的《你是我永远的牵挂》,都是很好的例子。更有甚者,像姜文的《艳粉街的故事》、张丰毅的《你一直都不认识的是我》、姜武的《情深缘浅》等等,都是一开始就冲着流行歌曲排行榜打去的。
其实,流行歌手去拍影视片并不新鲜,早在《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银幕上造成票房长虹之时,电影里的插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的动人风采就已经通过流行歌手Celine Dion(席琳·迪翁)响彻了全球。应该说从那个时候起,音乐界、演艺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影视片的插曲、主题歌,既可以是“电影歌曲”,也可以是“流行歌曲”;既可以让流行歌手去演唱,也可以让“演员”去演唱。“流行音乐”和“电影音乐”之间的那堵高墙已经轰然倒塌了!
影视演员演而优则歌并不奇怪,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表演在某种形式上,的确有些类似于“唱歌”。比如在表演时,他们的声带状态、发声方法和流行歌手并无二致;他们在银幕上的表情以及台下的“训练”也都和歌手一样: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发声和表演的训练才能上台。再者,影视演员经常唱的“影视歌曲”、“电影歌曲”本就和“流行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唱法在欧美乐坛叫做“成人当代音乐”(adultcontemporary music,简称“AC音乐”)。这种唱法既不同于摇滚音乐的充满爆发力和批判性,也和经典的严肃音乐(比如古典音乐)不同,它的声音更具有“人声的色彩”、更接近生活中的人声。这在“流行音乐”里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分额。应该说,这是影视演员唱流行歌曲的有利条件。很多影视演员通过自己的“粉丝”们的支持,通过影视歌曲这种形式打入流行音乐圈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Celine Dion凭借《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而一夜成名)。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影视演员专门给自己量身定做一部“音乐片”,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迈克尔·杰克逊,就是凭借音乐录影带《颤栗》和《战栗》一炮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