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很开放吗?
说到美国文化,人们通常会使用“开放”来概括。而“开放”在国人眼里通常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思想开明,二是指作风随便。所以,一旦有中国人看到在美国男女青年打情骂俏、拥抱接吻的现象会非常自然地得出结论:中国人应学习美国“开放”。
其实,这种理解是误解。美国文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但这里的“开放”是指人们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自由行事,而不是指某些特定的、国人所谓的“开放”的事情。在中国,人们常常会说“不能随便”,这“不能随便”用英语可以说成don't be tooopen in doingthat,也就是说“就这件事上不要太开放”。可见这里“开放”一词带有负面意义。这说明中国人所谓的“开放”与英语的意义是不同的。
有人会说,美国的男女青年在公开场合接吻拥抱确实是非常随便的事情。其实不然,这里涉及中外文化的另一异同问题:公众参与意识问题。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儒家经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儒家经典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因此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多有禁忌,人们参与公众活动不如参与私交活动随意。因此,中国人所谓的“开放”往往是涉及到性方面的随意和自由。这种“开放”实际上是参与意识强的结果。但是,这种“参与意识强”在中国文化里被看作是不道德和不守规矩的表现(即使在私交场合也如此)。因此,如果在中国公共场里看到青年大学生接吻拥抱等在美国习以为常的事情会觉得难以理解。如果认为美国人很“开放”,也属正常,因为这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出发的。
可见,对于美国文化中的“开放”一词,从字面上看与汉语的字面意思是一致的,但其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