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行属什么?

凌国娣凌国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南方,在中国古代方位中为“火”,也就是“离位” ;在西方的星空分为八十一个星宫,每一星宫均为一定的范围,这些区域称为“方”或“位”,东方七宿叫做“苍龙”,北方七宿叫做“玄武”,西方七宿叫做“白虎”,南方七宿叫做“朱雀”(也有称“凤凰”)。而朱雀就是属于火的,所以南方是属火的。 根据《礼记》中记载:“天子常居辟阳,南向;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就是说在天子所居住的宫殿里,向南开门,即面向南方;诸侯来见天子,应背朝北方而面朝南方,这就是说古人是坐北朝南而居的!

2.五行,亦称“五德”、“五行序”、“五始”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即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则产生变化,形成世间万物。同时五行又可以配属五种颜色、五种音律、五种味道等等。 五行的具体含义: “行”在这里有流动之意,也就是说“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性质的不断流行与扩散的过程。根据《尚书·舜典》中的记载:“汝厥祖伯禹,帝之元佐,克若禹功,慎静惟一,念善不息,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庶绩雍和,密如细密,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这里就提到了当时人把世间万物的特性归纳并抽象成为五种不同的性质即木、火、土、金、水(此处的五行并非今天的五行概念)。其中“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代表的是仁;“火曰炎上”——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代表的是礼;“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收藏的特性—代表的是仁;“金曰从革”——具有肃杀、清洁的特性—代表的是义;“水曰润下”——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代表的是智。

3.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也是我们传承几千年而不灭的原因吧!以上是我的看法,欢迎指正和补充~~

优质答主

《易》说南方为“离”,其对应五行为火。 《洪范·五行》讲东方木、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和东南方木,没提过南方火。 为什么呢? 因为南方的方位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古代,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在南方,冬至在西南。

《洪范·五行》中,东和北也是固定的,西是“行”。所以才有“水火相射而不相和”的说法,因为冬至夏至在南偏一点点的位置了嘛! 而现代的二十四节气中只有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却没有冬至到惊蛰这一段(从冬至到雨水),为什么?就是为了让整个冬天处于西北方向,让大寒立春的节气更准确一些,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立春节气是在惊蛰前后”。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太阳直射点变化影响四季交替的周期是一天,而古人显然不知道这一点,把一天当作了一年,才有了冬至到惊蛰这个节气。 到了宋代,由于冬至已经移到了十二月了,冬至后一个节气的时间正好是一个月,这样一年就成了二十四个节气,而每个节气恰好一个月时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