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五行是什么?

郜永秋郜永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释“燃”为: 然,烧也。从火肰声。《诗》曰:“苍舒既展。” 然者,燔也。今俗谓燔炙所至处为“脔”(音luán),凡燔炙皆谓之“然肉”。又《礼记·曲礼下》云:“凡食饱,不可奋然而怒;食饥,亦不可奋然而怒。”注谓:“愤,乃焚然之貌。”则古“然”或作“燃”矣。 许慎将“然”解释为一个会意字,并给出两个甲骨文字形(见上图)(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其中左边的图形表示用火烧熟食物,右边则是犬的象形字“肰”(参见《说文解字段注》)。因此“然”字的本义就是用火烧烤食物之意,《诗经·鲁颂·泮水》中就有“苍舒既展,君子如翰”的句子,意思是说鲁僖公的儿子鲁庄公把祭祀用的牛放在火上烤,然后才分给大家吃。这里的“展”通“燔”,指用火烤的意思。《孟子·离娄上》也有类似记载,只不过换成了“燔炙”二字而已。

上古时期“燃”与“然”是两个字,但到了中古时期便合二为一了。在《康熙字典》中仍可看到“然”和“燃”二字并存的情况: 由于《说文解字》成书年代较早,所以其中的很多字形已经落后于实际发展了,因而有学者通过比较发现“燃”比“然”的字形发展得更接近其本义,而且“燃”在古代还一直保留着“然”的本义[1],只是在宋代以后才逐渐被“然”所取代——这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 在古代文献里有时也会看到将汉字写作“燃”或“然”两种形式兼用的现象,比如《三国志·魏志·曹爽传》中有这样一句:“朗乃与大鸿胪虞放、尚书刘靖等共奏爽。”“燃”当为“然”的误字;而在《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中则有“李光弼以回纥精骑四百假道于吐番以攻克回纥”这句话,原文“然”当为“燃”的误字。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然”应该是最早出现且最常用的一个汉字,而“燃”则是由它引申出来的一个新字,主要用来表述新的含义。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使用“燃”需要借助工具来点燃火种或者火焰,而在远古时期,人们想要获得火种是很困难的;相比之下,直接拿火来烹调食物就简单多了。所以人们更愿意采用前者而非后者作为日常用语。 由于“燃”的字形演变过程相对复杂一些,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燃”大多是简化之后的字形——“灬”被省略掉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