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字五行属什么?

白酉兮白酉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儒”是一个象形文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之中。 其中金文中这个字的结构是这样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字的结构是上面一个“需”下面一个“人”组成,而所谓“须”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张着嘴等东西的意思,所以“需”的本义是等待、等候之意;而下面的人则说明了人的含义——也就是说整个字的本义其实就是等待、等候之人(也就是后来的孔子) 当然因为上面的部分在后世变成了“需”,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说不出这个词的原意了 至于“儒”的读音,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按照《说文》的解释,“儒”读如“柔”,而在《诗经·秦风·黄鸟》中有这样一句:“交交黄鸟,止于棘。谁至默斯?子车受遒。”其中的“”正与“需”同音,这说明“儒”这个字最初发音应该就是今天的“róu”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加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各国都开始了变法运动,这导致很多传统的思想被抛弃,而新的思想也在这个时候逐渐成型并流传开来。 其中以法家最为出名,韩非李斯的法家思想成为了当时主流的思想之一 而与此同时,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也开始兴起,他们提倡无为而治以及返璞归真的理念深得民心,特别是楚国的屈原,他的《楚辞》更是对这种思想的发扬光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无论是法家还是道家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国的矛盾,甚至都没有办法统一中国(比如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就被自己的主子送给了秦国丞相吕不韦当棋子) 于是到了西汉初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不得不开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恢复国力,而这个政策的最大支持者就是他的宠臣贾谊。 贾谊作为儒家代表人物,认为当时的汉朝之所以会衰弱就是因为放弃了周朝时期制定的礼乐制度,于是他建议重新使用周代的礼乐制度,以此作为治国手段。 但不幸的是,这个极具远见卓识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反而让贾谊惹得一身骚,从此背上了汉文帝的负心汉的称号,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贾谊的抑郁而终 不过虽然这次改革没有成功,但却为日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留下了伏笔。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之后,他再一次尝试用儒家治国,结果却失败了。

东汉光武帝刘秀夺取天下后,吸取了王莽新朝的教训,不再重用儒家。 可即便如此儒家的地位依旧很高,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本身就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很容易与其他学说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哲学体系。 而这种极强的可塑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 那么是什么让原本只能打辅助的儒家在以后的时代里面大放异彩呢?

优质答主

“道”是《周易》和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哲学概念——一切以“德”为本(如道德、品德),而其他学问都是建立在这个“德”(道)的基础上; “仁”是孔子开创的学派核心观念,为孔子的理想人格之追求; 至于那个“义”嘛!就是“宜”的意思吧…… 但是这些抽象的概念都不是我辈可以随便用一两个字打出来的。

个人认为应该把“道”理解为一种规律或法则(天道);儒家推崇这种规律/法则是“大同世界”——所以又有了“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说法;

另外,因为《中庸》有“时义”一说,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它指代某种时机——“把握机会”也是一种美德啊…… 总之,对于这类抽象的字词我认为最好还是别打出来直接理解它的意思比较好,不然只会增加我们的负担罢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