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的五行属什么?

汤晓坪汤晓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古代汉语角度看,震的五行应该是木。 古人将自然现象与人体联系起来,以象形表意的方式,用部首构字法给很多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命名。比如“目”属于“目”、“耳”属于“耳”部,表示这个字的部首为“目”或“耳”;“休”就是人倚树而居,所以它属于“木”部,“息”则是吐故纳新,也属“木”部。同样地,把“木”放在旁边,构成一个字时也会体现出木的性质来。如:

由上图可知,在古代汉语中,这些带“震”的字大都与震动有关。因此可推断其五行应为木,这也符合古人“取象比类”的思维特点。 现在来看题主所举的例子——地震。 “震”在现代汉语中是个汉字,但它同时还是古汉语中的一组词缀,可以看作一个后缀用来造词(类似日语中的“さ”)。这个词缀一般跟名词组合在一起,组成“地震”这类词汇。因为其本身意义不大,所以在分析此类词汇的属性时,我们需要结合“主词”来进行分析。那么既然这里的词根是“地动”,那它的五行应该也是木了。

我特意找了一下古书中关于地动的记载:“夏四月辛卯朔,日有食之。辰在戌,申初入子。日南至。《书》曰‘闰月建辰’,此盖闰月建寅明阴不及阳之义。”(《宋史·天文志三》)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某年某月农历初一日发生了日环食,此时太阳进入子时的时辰刚刚步入亥时。这是夏至日后第一次过冬至点。古代的历法规定每三年有一闰月,并且要设置一个“辰”作为标志,这一下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闰月建辰”的说法。

这里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辰”和“建辰”,其实它们都是古人研究天体变化时用到的术语。

“辰”是一种计时单位,相当于四个小时的时间段。由于古代没有计时工具,人们只能根据日出日落的变化来确定时间,因此就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叫做一“刻”或“辰”,每刻或辰均包含现在的两个小时。这种分段方法称为“以晷漏定时刻”。(《中国历代天文历法考》) 而“建辰”则是指以某个特定的“辰”来开始计时。例如文中提到的“闰月建辰”就是指这一年里的第二个“辰”开始了计数。 由此可知,古人所说的“地动”实际上指的是太阳运行到“辰”的位置的时候发生的天体运动,而这种运动的特点就是阴阳平衡被打破且很快恢复(即《内经》中所言的天行健之象)。 所以,尽管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地震的原因是什么,但古人在没有相关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观察到这种现象,并将它用部首构字的方法记录下来,从而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组带有木属性的词汇——地震、山震、地发、地裂……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古人确实是有道理的。

鄂静韵鄂静韵优质答主

你这是迷信吧,五行这个东西是古代人创造出来的用来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玄学理论体系。现代科学早就证明这些是没有依据的了。 《黄帝内经》认为五行为木火土金水。《易经·乾卦》也记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就是天道运动(天地变化)像车轮一样运行不止、永不停息(这里指水)。所以古代的文人就按照这个来推论万事万物。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会用这个来推理事情了。

还有现在不是有计算机和量子力学了吗吗,如果要用的话就用现代的科学去推算啊!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封建社会的东西呢?这感觉就像回到中世纪一样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