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是什么五行?

郎泰顺郎泰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茶名,亦指茶。 唐 皮日休《茶中杂咏谱·茶》:“何言采之掇上,而煎煮焚柴! 茗胡 为然桂香,而其味甚嘉!” 元 王桢《农桑辑要·百谷谱·茗》:“茗,一曰茶,此两种皆凌冬而生。南人取其初生叶,谓之不谢茶;北人取其嫩心,谓之茗。”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品第高低》:“凡欲尔品高下者……如茗饮、汤粉之类,但须精新美善可也,岂必佳乎哉!” 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夜息大树之下,闻木叶微簌,似有人呼之,意山灵来就茶话也。既而茗碗出焉。

2. 茶树。 清 陈维崧《沁园春·次韵答陈简生太常见赠》词:“爱山中茶熟,松风满院;溪边茗滑,雪乳盈瓯。”

3. 用茶叶煮成的饮料。 南朝 齐 谢朓《和王中丞早燕曲》:“晓霜澄夕塞,寒城闭晨关。茗碗生烟露,尘枕降云斑。” 唐 张说《奉和圣制登慈恩寺塔》:“九层云阁耸凌虚,十万人家耳傍闻。遥见南山紫翠里,茗花露上佛光文。” 金 元好问《客夜》诗:“青灯时灭复明,寒梦初回未甚醒。只有茗碗陪书卷,照我斜月小窗明。”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茶肆,日四时不歇,或吹箫以应节。有茶鼓,以铁为之,如扁钟,中有轴,系臂而上。”    4. 茶的通称。 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运象二》:“君服此汤,当先食茗九沸十浮。须令极熟,复令极熟熟乃嚼之,咽令慢慢入胃,则甘辛而冰冷。” 元 耶律楚材《过晋阳访故宅》诗之二:“三杯茗后谈今古,五老峰前说往还。”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七章:“她(道静)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茶,用喝茶的间歇,向母亲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5. 茶叶的香气。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刘季孙》:“余尝语季孙,使为茗荈之赋,季孙举纸笔不复作,顾谓余曰:‘此茶也,余故不为。’然观其自饮以及客,实皆有以,不可不察也。” 6. 茶树的嫩芽。

7. 茶的别称。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魏帝坐温堂上,忽觉倦怠,卧向帷中,忽有青衣来趋走,自称山公。帝问山公何许人也,答曰: ‘臣是茶陵公也。以陛下倦,故来代君王耳。’即令山公代帝而坐,又问山公:‘汝何能如是?’答曰:‘臣,茶也。主安,故不疲;清纯,故烦躁不得近,此所以代君王耳。’”后因以“茶”为茶的代称。

8. 指饮茶。唐 无名氏《何秀才南涧招延避暑》诗:“林泉夜吟处,石磴清风来。茗瓯香篆清,疏竹引轻雷。”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公》:“吾辈幸逢太平盛世,不必效司马相如之弹琴,但饮茗而已矣。” 9. 五代十国时闽国的年号(公元935—936年)。

10. 地名。 (1) 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一个村名。因村内有座名茗溪岩的古寺庙而得名。 (2) 广东省饶平县茶阳镇旧名,现为镇下辖的一个管理区.

11. 姓。出自姒姓(夏朝君主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此地)。大禹的后裔。望族居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商末周武王封夏禹后裔东楼公于杞,秦朝时期被废除。汉朝初期刘邦把东楼公的子孙迁到琅邪郡(山东胶南县)繁衍生息。东楼公的十六世孙叔牙,字子期,因功被封于泰安(今山东泰安一带),为齐国上卿,他的孙子田桓子迁于莒(今山东莒县),成为莒国之君。他的第四世孙无宇,因战功卓著,又被齐景公封为莒子。由于无宇有才能,所以历代莒国国君都封他为大夫,到了他的曾孙无亏时,约在春秋末年,莒国被齐国所灭,无亏奔逃到茗,以地为姓,称为茗无亏,其后世代定居此地,繁衍生息,形成如今的茗氏族人。

【茗】【míng】 茗字的五行属性为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