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行属什么?
天干地支,是古代汉族人民建置历法时所使用的两种基本元素与概念。 天干:十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元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即“立春”和春节不是同一个日子!请特别注意)。例如2001年立春是公历2月4日周五下午17:39:56,而2001年春节是大年初一2月15日周四,二者相差了21天零10个小时左右。
古人认为,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于是按照这种规则配合了起来组成甲子、乙丑……一直到癸亥,六十个干支组合循环不止地用于纪年月日时. 在六十甲子中,天干是按顺序排布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乙丙丁为阳干,戊己庚辛壬癸为阴干。
地支也是这么排列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丑寅卯为阳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阴支。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原来在远古时期,人们发现太阳每年围绕地球公转轨道上有一个交点称为黄道,黄道平均直径为一万三千多千米,将黄道等分为十二个部分就叫“黄道十二宫”或称“太阳黄道”。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运转一圈为一季(365天),所以地球运行的轨迹就是“S”形,这就形成了一个大弧线。 大弧线上有十个等分点,分别是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四个点。每个节气对应一个等分点。 而地球每天围绕着太阳运行一周为一个时辰(24小时)叫做小弧线。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因此,当太阳刚过了春分点的时候,便是春天到了——此时正是立春时节;而当太阳到夏至点时已是盛夏六月——此时的芒种时节正好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时期; 当太阳过秋分点后便进入深秋季节-寒露;等到太阳到达冬至点时就进入了数九隆冬严寒之时——三九天气里正逢大寒腊月。 所以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古人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以及运动特点来建立自己的时间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