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是在五行属什么?

徐光碧徐光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馨”字,在康熙字典里面这样解释: 馨xīn 古文:馨。《集韵》《韵会》辛音。《博雅》香也。从香殸声。《诗·陈风》馨如饴矣。疏曰:芳气自远而来,若饴之在口,故云馨。又《大雅》馨火。传曰:馨,燔柴也。《周礼·春官·司烜氏》祀昊天上帝,则展柴燎。注曰:燎,焚柴祭天也。又《尔雅·釋草》薰,馨。注曰:臭芳而菜者。按此二字古通。《前汉·礼仪志》以特羊祭祀众星,燔馨炙。师古曰:此二句互文,言烧炭也。盖古人用火之礼,有燔柴、祭天、燎火星耳。后世不用火祭,遂以焚香为用,今所谓烧香是也。然则焚香者,古人所烧之火;烧香者,后世无火的焚烧也。

古代的“馨”指的是燃烧的柴火,是一种明火。但到了后来的小说中,把“馨”字引申指一种香味儿,并且变成了暗语。

比如《儒林外史》第三回描写范进看到中举的喜报后高兴坏了,抱着喜报“闻了又闻,笑了又笑”,接着“转身打开看时,纸卷上写着五个字道:‘京师奏准恩科》’”。这里的“京师奏准恩科》)”就是一个暗语,代指中举。因为“科”字在古时写作“㫃”,“㫃”字下面是一个“辛”字,“辛”字上面是一把柴火,整个字形象地表示着“科”字的含义——考中的意思。

如果中了科举,就意味着有了官职,可以光宗耀祖。所以这五个字其实就代表着一件事——“你考上了,恭喜!”——和现在用短信、微信表达的意思一样。只不过古代信息不通,书信往来比较困难,而且又没有统一的字体,因此用字含糊其辞,就用暗语来表达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