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五行是什么?

隗怡阳隗怡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乙未”是干支之一,干支纪法为六十干支循环的一组; 古代中国建立了完备的星官系统,用现代的语言描述就是,“北斗七星加上左辅、右弼共九颗星组成一个北斗大圆,这个大圆的半径称为‘天枢’,把天枢连结成一条线,向南延伸,每隔15°为一组,共有360组。其中每一组由七个星辰组成,每夜黄昏后,这些星辰会按一定次序先后出现,这种排列组合被古人形象地称为‘斗转星移’”。 “乙未年”就是用“天干”“地支”来记录年份的方法,“乙未”就是第六十组第七位,也就是“艮”的位置。

这里可能就要简单介绍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了——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结合就组成了“甲子”“乙丑”……等等。 而“干支”又分别对应着“五星”——“水、火、木、金、土”,所以古人把“五星”和“五方”,“五日”和“五时”,“五季”和“五脏”等一一配属。

至于“乙未”年的含义——《渊海子平》中有言:“乙未,武曲之岁。”“武曲”即“紫薇右垣”,“四辅”之一,这里引用的古籍中认为“乙未”这年的岁神是武曲。而《三命通会》中则说:“乙未,天德合月德。”“天德”指的是“太阴”,“月德”指的是“太阳”,所谓“日月双照临人间,天下大利。”可见,古人对这“乙未”年是相当看好的! 其实,“甲子”“乙丑”……都代表着不同的年份,但所谓的“年号”并非从汉武帝发明才开始有——“载初纪元”,这是唐代武则天建立的年号制度,而之前各个朝代虽然也有“年号”,却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