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的五行属性什么?

杭永桥杭永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汉字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其论述如下: “人之血脉筋骨皮肤,以五行相配; 手、足、发、毛亦五行所置。 金、木、水、火、土之形,五色、五味,五脏六腑、四肢五脏皆有所属; 五方、四时、五行周流无穷,无一息不在运行。” 他认为人的脏腑气血形貌与五行密切相关。并进一步举例阐述:“肝色青,肺色白,脾土黄,心紫红,肾黑。此五色之常。”(《论衡·言毒篇》)

“甲,东方也,其色青....金,西方也,其色白....丙丁,南方也,其色赤...戊己土,中央也,其色黄;庚辛,北方也,其色白...壬癸,北方也,其色黑。此五行颜色之正”(《论衡·书虚篇》)

后来人们根据这种理论推演出去,遂形成了后世汉字五行属性的来源依据: 木行生火,木克土,火克金,火生土,木载水。故此,木为火,土为火,水为木。这样的推理下去,似乎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这样,就造成了汉字的五行属性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但实际上,古人并没有这样复杂的运算过程,他们只是把与四季相对应的色彩和方位作为五行属性划分的初始依据而已。

古代中医将人体部位与五行相匹配,认为五脏在身体的中部,所以土居中而兼有东南西北四方的色彩。五官中,舌属土居中,而唇为木,鼻为土,目为金,耳为水。四肢中,手为土,脚为水。中医望诊时,看手的颜色就能大致判断身体的虚实盛衰。

同样,古代相面看手相也是以此为依据,划分五行属性。 当然,这些只是最初始最朴素的起源依据。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流传,各种说法杂陈,越来越繁琐。

王茗漩王茗漩优质答主

天干的五种属性比较好记忆: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而地支的五行属性却比较复杂,要花一点功夫进行专门的熟记才行。

地支的五种属性是寅和巳、申和亥为木;戌、丑和未为土;辰和戌为水:卯为木、午为火、酉为金、子为水。我们分别加以记忆:首先,把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共有六个组合,它们分别是:子和午,卯和酉,寅和亥,申和戌,辰和酉。

这样,寅和亥为木就比较好记了,因为木旺于春,有“寅午戌”和“亥卯未”两大组:寅和午对配,所以“寅午戌”为一组,子和午对配,因此“亥卯未”为一组。由于戌为土,未亦为土,所以寅和亥所剩下的两个字也为木。

辰和酉为水的理由,是辰和酉的组合中有“辰戌丑未”这个最大的一组“四长生”即土旺于四季的组合;未为土,戌为土,辰也是土,所以酉也是水。

这样,子、寅、卯、午、申、酉这六个地支的五行属性就都搞清楚了。只剩下辰、戌、丑、未四个字了。戌和丑、未为土的道理前面已作了论述:余下的辰为什么也是土?这是因为,辰在五行中为“土旺库”,在“五行库”中是唯一一个藏有本气的库:藏本气(即藏有本身属性的干支)的地支是金库午和木库戌,木库寅、火库戌。可见在实际运用中,辰的土气特别显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