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新字五行属什么?
新字,从木,从辛,辛亦声。“辛”意为“辣椒”;“木”指“树”;“树”与“辛”联合起来表示“辣椒树”、“椒树”。本义是辣椒树。 引申义:
1、新鲜(事物)的“鲜”字。《礼记·曲礼上》有“献旧不献新”的说法,注云“先君子之教以俭为美。故贱老而贵新。”郑玄注:“献酒曰献,献食曰饷。凡饮食之礼,主人自斋戒沐浴,修饰衣服,具办酒饭,陈设席宴。若欲请人,则就之于寝。新者,酒新熟。”可见当时对菜肴是否新鲜是很讲究的。
2、指代“酒饭”。南朝·梁·萧统《文选序》:“逮至建安,文风攸兴。……王刘二公,并载文契,发源流以正其源,昭明序而析之。”“酒饭”泛指饭菜、食物。杜甫诗句“新添灶具堪修禊,更待风来为延宾。”这里的“新”也是这个意思。
3、指“新月”、“朔月”,即农历月初弯曲的新月。《尔雅·释天》:“初昏,朔月如钩。”郭璞注:“此月晦也,在西方而缺。”又:“初一曰新政。”晋·崔豹《古今注·天象》:“初一谓之新政。”李孝美注:“俗以新月为一月之初。”
4、特指“正月”。《后汉书·孔融传》:“正月之日,干戈不起,兆民绥德,百邦少事。”
5、古代一种刑具,形状似锁非锁。用金属制成连环状,用以拷打犯人或表示对罪犯的惩罚和处置决定。也叫“铁锁”。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刑狱》:“唐世制狱用枷斧,今铁尺矣。西国制枷,阔四寸,两傍有轴,可以活动,囚戴之下,惟露两眼。唐人谓之‘铁锁’。”
6、姓。
五行,古代认为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它亦指宇宙中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中国哲学家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了自然和社会(人体也包括在内)间各种此消彼长、彼消次长的关系,推动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从字面上分析,五行为五种运行方式: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一词早在《尚书·洪范》就有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生成的。五者相生相克,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构成了和谐统一的客观世界。
其中相生的次序为木、火、土、金、水;相克的次序为木、土、水、火、金。五行为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之一,对我国古代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曾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生:是促进、增益,帮助的意思,“生我”者为“母”,“我生” 者为“子”。相克:是抑制、约束、消减的意思,“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的关系还有相乘和相侮。在五脏相克关系中如果某脏有病,它既可因本身有病而累及所胜之脏,也可传给”乘”自己的”所不胜”之脏。“侮”和“乘”的关系正好相反,“我受制”的一方若本身有病,不仅“制我”之脏受到牵制,而且还会还“侮”过头,反“克”我脏。相乘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所以,相生和相克是正常的五行关系,相乘和相侮是不正常的五行关系。
古代哲学家从这五个代表物质总结了一套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在五行的生克规律中维持着平衡。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