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怎么分五行属性?

邱爱婷邱爱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颜色,其实是有五行的,《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记载:“薛文以金作钱,文帝以为奸利,令民不得私作钱。”这里的“金”字,指的其实就是黄色、金黄色一类的颜色。 因为古代制币的材料一般是青铜,所以铜和青铜的色相是黄色的。

我们都知道,五行中土象征颜色是黄色,但这里所说的黄,可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黄色。现代意义的黄色,是一个相当中立的颜色;但在古汉语中,以及大部分的古籍文献里,“黄”指的是“赤黄色”——也就是偏红色的黄色。 比如李斯《谏逐客书》中说:“河决荥阳,龟玉毁折……秦皇帝东游,至于碣石……”这里的“河”就是黄河,“碣石”则是河北东北部的一块地方。如果翻一下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关于“河”的字形演变里有这么一种解释(下图): 很明显,“河”的原型是水,但甲骨文的字形却是这样的: 这其实是代表黄河的水在流经北方的土地时,混入了泥土,变得浑黄了。所以黄颜色在古代,其实是带有贬义的。用今天的话翻译古文里“黄”的意思,大概就是“脏兮兮的土黄色”。

除了“河”之外,“岱”也是指泰山所在的山东中部土地,《礼记·檀弓下》有“岱岳”之称;还有山东的济水(黄河支流之一)也俗称“浊河”。 这些词语里的黄并不是褒义词,反而含有一丝贬义——它形容的是被水土玷污了的土黄色。而现代意义的中性词“黄色”,在古人眼里可是臭烘烘的贬义色彩。 既然土中的元素土,火中的元素炎,木中的元素仁,金中的元素义都对应着某些正面的道德品质,那么为什么五行之中,土克水的属性没有体现道德的意义呢?

我认为,也许是因为水在五行中是最活跃的元素,它象征着变化与流动,因此很难用有形的物质去承载它的属性。相反,其他四种元素无论是金木还是水火,都是有形的,都可以承载一定的道德含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