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属五行的什么?

宋曦文宋曦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五行这个概念,是古代中国人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总结出的物质基本属性;然后,这些属性被进一步抽象化用到现在这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特性了。而五行相生相克,也是由此而来的。 所谓“土生金”,是指大地(土)生养出了黄金(金);那么反过来,“金生水”,也就是指黄金冶炼成溶液后,形成了水资源(水)。这是从生成和源流的角度说的。

“金克木”,是指金属制成的刀具,能砍断木料(木);反之“木克土”,则是指树木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土)。这里的克和克是不太一样的。 至于“水火不相容”,我猜题主可能指的是水(液态)在燃烧时变成气体(火),两者不能共存吧!当然,这个说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应该改成“水火互不侵犯”。

以上只是对五行以及其相互关系的通俗解释。接下来聊聊彭姓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根据《姓谱》记载,商王武乙之子有彭祖,因封地名为彭城而得姓,属以国为氏。而《史记·楚世家》中则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尧舜夏禹时的诸侯国——徐州,国君姓徐,称徐偃王。春秋时期吴国攻灭徐国,徐国君主的后裔分封于彭城,依然姓徐,并以此地号成为徐氏。

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属火行。而商周时代的徐州一带植被茂盛,多有湖泊,属于水乡泽国,因此火行又有炎上的含义在内。 接着来看彭字。古文字学认为,彭字初文像一人侧身而立,双手奉捧(或作持物状)。《说文解字》认为彭字的本义就是“拜也。”段玉裁注曰:“凡下拜必两膝着地,故彭字从兩及土。”彭字本意就是指两膝着地的跪拜礼,属土行。

古人见人行跪拜礼时,身体挺直,腰部弯曲,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山一样,因此把土加上高耸的“山”字边,造出了一个新字——“嵩”。这字读作“sōng”,后来写作“崧”,指高山大岳,引申为尊贵雄伟的意思。这个字现在还能看出来一些拜的形象。 而“彭”字,现在看起来已经没有了原初的“拜”的形象,其实早在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就改成了今天的字形。

因为秦始皇认为是自己的祖先颛顼创造了文字,所以将姓氏中的“姓”改为“姓嬴”或“嬴姓”,而名字中的“名”也改成了“名号”,如司马迁的名叫“迁”,号叫“太史公”。而他写的书也叫《史记》。同时还将“朔”字改成了“朔日”等,将一切表示时间的词语中的“日”都改成了“朔”。这是因为“日”字和“日”的变形字“旦”“昏”等,都是象形字,而“朔”是形声字,比较好安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