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字属哪个五行?
这个属于文字学,或者文献学范畴的问题了,现在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因为过去认为这是常识,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问题,因此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比如我曾经在北大图书馆看到一本民国时出的书(记不清楚了,大概是徐乃昌编的《文学古籍刊行社丛书》中的一本)里面就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本书是民国时的著作,但里面的内容却涉及汉字的结构、字形演变等等问题,绝不是空谈。
徐乃昌在书中列出了25个字,分属金、木、水、火、土五个偏旁,并且每个偏旁列举出三个例子字,分别是: 金:辛、音、音。 木:本、末、未。 水:消、汐、溪。 火:烛、昼、晨。 土:堆、坦、欠。 这五个偏旁可以说是现代汉字五行的来源,也是很多人相信五行源于古文字学的依据。
除了这五个偏旁外,还有一些字属于“杂形”,就是形状比较复杂,不容易一眼看出五行属性的字。这些字需要具体分析才能得出五行属性。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古人造字的时候考虑了五行属性吗?我认为是没有的,或者说很少,因为古代的五行和现代的五行完全不一样,古代五行生克的顺序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所以古代的「金」不等于现在的「金」,现在的「金」必须加上「火」才能生出现在的「木」,而古代的「金」可以直接生现在的「木」「火」,所以古代的「金」是「能生木之金」,而不是现在「克木之金」!
因为五行相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字的五行并不能单纯从字形来判定,一定要结合字义来分析。如果字形属某行而字义属另一行,则以字义为准。例如「林」字,五行属木,是因为带有"木"字底,但是字义为树木丛生之义,则属火,故此用「林」的字大多属火。又例如「荣」字,字面含义为荣花,当然属火;而且因"艹"属木,"冖"盖头,故也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