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五行有什么意义?

蔺怡冰蔺怡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概念最早是由春秋末期的齐国人管仲提出的,他在《管子·五行》篇指出:“五行者,犹五章旗之指也;是故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信,信莫大于同,同莫大于心。故曰:至诚而神。” 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宇宙生成论时,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二”“三”并不是具体数字的抽象化,而是具有具体含义。

据传李耳就是根据《管子》中的“五行”与“八卦”来推演天下之事的。他的弟子庞煖在《战国策·秦策》里回忆老师时说: “始老子,举贤入秦……至于岐山之下,舍于客馆……见其有象,曰‘此象何如’?曰:‘其赤如日,其白如月,此所谓玄象者也。’”可见,老子的“一”“二”“三”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一系列事物的起始和演化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对世界起源的一种混沌未分的整体性描述。这种思想到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有体现,例如书中说到“天地初若浑沌,元气浩浩茫茫……”。

东汉张衡则在《灵宪》中说:“玄黄混夷,积气成象”,“阴阳凝形,陶育万物”,将这种原始混沌状态命名为“玄黄”、“混夷”。这种观点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所发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十分相似,但比欧洲更早提出,是一种伟大的哲学想像。 以上都是对宇宙本原的描述,而“浑天五行”则是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描述。

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这样的记载:“日月星辰,皆浮在天之上,而无升降。”高诱注解说:“浑天如鸡子,天居其中,地在其下,上下浑圆。”这句话指出了天地都在“球形天”之中,并且处于不停运动之中。这个见解十分了不起,因为现代天文学证明,我们的银河系就是个旋转的恒星系统。

另外,《淮南子·天文训》中还讲到“木实左旋,金实右旋”,“上极星(北极星)一日一夜一圈”等,都体现了“动”的思想。 唐代李淳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并写入其巨著《法经》之中。他的著作传到日本后受到日本学者重视,这是因为日本当时也流行一种“浑天说”,即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同时代的欧洲仍然坚信地球是平面的,这点和李淳风的思想不谋而合。他的“浑天五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