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五行属性是什么?

梁栀梁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辞源》中“突”字这样解释的: 唐兰先生的《古文字结构略说》中谈到“突”是这样讲的(见书98页): “突”的字形演变如下: 这个字形的变化还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涉及到声符的变化问题——古代汉字多是形、声混写的,要搞清楚它的声部,还是比较困难的。

唐先生认为“突”的构形应为 ,即“穴”与“足”联合,表示在低陷处奔跑;而“突”的上部所从“穴”,并非指建筑物中的“洞穴”(因为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穴”多指房屋,或指挖掘洞窟),而是象一个立体的“凵”形,应读juǎn,表义可能为“尖顶土屋”之“屋”。所以“突”的本义是“住在低矮的土屋里的人”。

我同意唐先生的观点,而且认为“穴”的下部的“大”应该也是声旁,表示“大”的意思。但我觉得“突”的字形演变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这就是把“突”的上半部分重新划分,并且把其中一条笔画改成短横,变成另一个新古文“ ”。然后这个新的字形再演变至今的字形。我认为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只是比唐先生所述的这种可能性要小一些。

因为我发现用这种变形构造出来的其他形声字还有不少,比如: 这些字的演变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我的这种说法也可以得到现代文字学的支持。比如王宁教授在《汉字结构规律研究》中谈到“突”的时候,就采用了“加偏旁再造字”的方法来推导字形演变的顺序。

苟秀礼苟秀礼优质答主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中,他笔下的每一本小说,都有五行的痕迹。而在金庸笔下的上百位侠士中,大多数的侠客也都有五行的属性,有的明显,有的暗藏。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天龙八部中,段誉的五行属性。天龙八部之所以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小说中处处有禅意,处处有佛理,它讲述的就是一个俗世的五蕴皆空,放下执着,方能解脱的故事。

在金庸的诸多小说中,天龙八部是唯一一部和五行学说、佛家禅法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小说。天龙八部讲的是一个人与一个世界的矛盾。而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五蕴。

五蕴分别是色、受、想、行、识,其实五蕴的名称,对于现代人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一些佛教书籍,影视作品中看到或者听到。但它们真正代表的含义,有多少人能理解呢?

“色蕴”是构成我们身体最表层的皮肤、骨骼、血液、筋络及内在五脏六腑的物质。“受蕴”,“想蕴”,是我们人类的情感,欲望和思想的源泉。“行蕴”是意志力,代表着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识蕴”就是一切认知和概念的总源。

五蕴就是人的五种因素或者叫做五个本质,是人生的本体。五蕴是物质和精神两重性的统一。段誉的五行,就在他的五蕴之中。

“色蕴”,对应的是五行中的金行;“受蕴”对应的是木行;“想蕴”对应的是水行;“行蕴”对应的是火行;“识蕴”对应的是土行。

段誉的色蕴中,包含了人的皮肤、骨骼、血液、筋络及五脏六腑等诸多脏器。而金行最外层的征象,就是白毛浮在水上。所以段誉的皮肤,就像一块上好的白玉,吹弹可破,在他身体的关节处,比如肘关节,膝盖关节等等,就像是玉器上被细细打磨过一样,光滑无比,甚至有微微的光泽。

因为段誉的“金行”十分旺盛,所以,他的“受蕴”和“行蕴”以及“想蕴”等受到制约,比如段誉从小娇生惯养,他想干什么就会干什么,受外界环境和约束力较小,所以“受蕴对应的木行”相对寡弱。木又是什么?木是“五脏”之肝,肝藏血,肝又是将军之官,主疏泄,所以肝主人体情绪的调节。

段誉的“肝”气冲旺,所以段誉是个很暴躁的人,他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可内心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段誉的“行蕴”对应的五行正是火行。

火是什么?火是五脏中得“心”脏,心在五行中主血,血为心之荣。所以火是主人体的“神”和意志力的。段誉就是个特别执着的人,比如他知道木婉清喜欢段正淳后,就主动去追求钟灵,他对钟灵可谓无微不至,但钟灵并不喜欢他,段誉就一直纠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