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的五行属什么?
《说文》中解释“捍”字: “捍,卫也。从手,咸声。” 东汉许慎根据字形,认为“捍”字的本义是保卫。并指出“捍”的字形是由“手”和“咸”两个字形的合体而成;而且“捍”字与手有关,表示的动作必然是用手进行的。
我们仔细分析许慎的说法,可以发现他的推断有理有据。并且现代汉字造字法仍然沿用“会意”的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捍”的本意就是“保卫”的意思。例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应须谢傅先归。 唐·李贺《南园》) 这些诗句中的“望”“归”都含有“捍卫”的意思。
古人还常用“捍”来表示“抵御”的意思。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勃然愤发,奋其智能,扬威曜武,以御外侮,庶几乎民安地宁,兵革无用矣。” 清·魏源《圣武》:“我国家百余年之久安,实恃此人为干城,为屏藩。” 这些句子中的“御”和“为”都表示“防御,抵挡”之意。用“扞”比用“御”更生动形象。
捍的五行为水,名字用字在选择上要注意和捍的字音字形协调。同时名字的字义也要注意与捍搭配,捍本意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捍的字义是:捍héng(形声。从心,旱声,意为内心干涸。本义:抵御,抗击)同本义(现写作“捍”)〔捍御;捍蔽〕捍,御也。—《说文》捍御。—《书·秦誓》。注:“捍之言旱,旱,涸也。以干涸之心而当寇盗,故力可尽御也。”以捍为横,以横为直。—《左传·昭公六年》赵氏实与,何以不讨晋厉之乱,而灭亲以自益,为诸侯忧,以捍齐师,赵衰之罪固大矣。—《国语·晋语二》捍蔽楚国,则伐之而已。—《国语·吴语》又如:捍御风寒(抵抗风寒);捍拒(抵御,抗拒);捍蔽(保护,遮蔽);捍城(环绕城镇以防其冲害的护堤)
【捍】字的音调为去声,根据音律分析,去声:表示情感的达到高潮,所以去声不出现重叠。因此,在取名中可使用其他音调与去声搭配使用,而避免使用去声字重叠的方法来取名。
【捍】字在康熙字典中位居第六位。康熙字典全本共47035个字,而捍在本册中排在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