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有什么故事?
婺剧有《白蛇传》、《牡丹对》、《三请布茶》、《断桥》、《罗成算卦》、《断太后》、《游园惊梦》、《三奏记》、《水泊纪》等。
婺剧简介
婺剧又称徽婺。
婺剧,亦作“尉剧”,源于原始农耕社会的祭神赛社和宗教仪式,“以祈报禾稼之实,牲醪之报”,距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明代嘉靖年间,南曲入婺成昆弋高腔,清初流行郡内各地;乾隆年间,北腔入婺,“合两声部,成二簧”,形成乱弹腔,与徽州、四平、芦花、时调诸腔合成乱弹“徽婺”,俗称徽戏。清中期,徽戏流入安庆一带,又合当地采茶小调合成新的声腔“皮簧”,是为徽班,继而进京,使博采吸收了秦腔、汉调等众腔之长的徽戏渐变脸貌,终于形成了中国五大剧种之首——京剧。
乾隆年间,徽戏流传江浙诸地和安徽南部等地。后因战乱和徽班大量出外演出,郡内无以继演“江湖班”之缺,而有徽班底子的地方艺人乃组班演出于本地域,称“徽戏”。当时徽戏不仅演出于金华地区各县,而且遍及浙东、浙西南及闽北、赣北、皖南等广大地区。因婺州方言有别于其他各地言语音调,艺人又有将徽班中的西皮、二簧等皮簧腔加以“婺化”,以适应婺州方言的特点;又因徽班长期在婺州地区演出,受婺腔诸种声腔的长期浸染,也必然使皮簧腔受到影响,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婺剧皮簧腔。道光、同治年间,金华一带的徽戏班社吸收了婺腔其他传统剧目,同时婺腔诸调亦吸收了徽戏的剧目和表演艺术,二者逐渐合流而形成新的声腔剧种——婺剧。
婺剧音乐唱腔由“三合”、“四小”、“十三太保”组成。高腔系有“江湖调”、“芦花”、“昆曲”、“花朝调”;乱弹腔系有“二凡”、“三五七”、“北词”、“滩簧”,统称“三合”;以吹腔、四平调、三声反(又名吊三腔)、连三板、文南词、三字板、清宫调、五宫调、六黄、七字调、三字六字“花腔连弹”、〔四字锦调〕组成“四小”和“十三太保”。此外,以各种时调小曲组成的“采茶”腔也是婺剧主要演出腔调,它包括〔银扭丝〕、〔绣荷包〕、〔柳摇金〕等大小36调。婺剧不仅生、旦唱腔丰富,净、丑唱腔也不少,如〔吹腔〕、〔吊三腔〕等就是净行唱腔;〔三字六字〕、〔老三字〕行腔诙谐,常用于丑行演唱。其中各种腔调的“帮、打、唱”亦各具特色。
婺剧曲调丰富,艺术独特,声腔分高、昆、徽、乱弹、滩簧、时调6类。婺剧表演讲究“文戏武做、武戏文做”的技巧,追求高难度的“马上盘肠”、“吊蜡烛”、“十三太保叉”等特技。文戏中的茶旦、青衣和小生的表演有突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