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五行属什么意思?
“宜”是“合乎”的意思,但这里的含义与现在常用的意思不同。 《礼记·曲礼》: “君即位,卿、大夫、士各入其宫,而当公卿之地焉;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祠堂次之,宾客最后。 ” “凡祭祀、丧纪、宾客,皆出公卿上,不得复还直行道。 ”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大夫祭五祀(门、户、中霤、灶、行),庶人祭于寝。 ”“子事父母,妇事舅姑,皆左执体,右执剂,结于腕而约于肘,要约而明,然后受旨酒。此礼之大体也。 ” 这都是讲举行某种礼仪时位置和举动的要求,意思是这些规矩符合古代的礼教,所以叫“宜”。
孔子曾经说: “觚不觚,觚哉!觚哉! ”意思是说,这个觚不像个觚了,这觚呀!其实,这句话是在批评当时觚的形制已偏离了原来的设计。因为古代觚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粗,而孔子的时代却出现了上下一样粗的觚,因此孔子才认为它不是标准的觚,不符合“礼”的规定,这种觚就不“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