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字五行属什么?

鱼玉璟鱼玉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欺】,会意字(金文字形)由“西”和“亓”(qi2)两部分组合而成;上端的“西”表示“日落西方”,即太阳落山、天色将黑的状态;下边的“亓”表示“开始”。合起来是“天黑了,就该睡觉休息了”的意思。本义:入睡,休息。 “欺”的甲骨文、金文的字形与篆书相似,上部都写成“西+丌(ji)”,下部是“欠”,或写作从“人”。《说文》以“从西,自声”,但解释为“欺,侵也。从西,自声”;《六书正讹》认为“今作欺者是误。”段玉裁认为古之西与夕通,所以有此会意。

2. 西周晚期,周宣王封他的弟弟姬靖为唐国诸侯国君主,称为“唐叔虞”。因唐地有晋水,于是称晋侯。战国七雄之一的晋国即在此时建立。公元前280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在赵国境内设立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秦灭六国后,置太原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改置太原国,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改为太原郡。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晋熙郡。东汉复名为太原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亦曾为并州治所。北齐废晋阳置并州。隋开皇初改为太原郡。炀帝大业二年(606)复为并州。唐朝武德初复名晋阳,天祐年间为李克用攻占,遂更名为太原府。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太原郡。元至元时又改为晋宁路,明洪武初改为太原府。清雍正年间改为省城。辛亥革命后废除,今太原市之名始于民国初期。

3. 从西,从欠。《说文·欠部》:“㒾,伏也。从欠,凡㒾之属皆从㒾。读若欺。”许慎以为“㒾”就是“欺”字的初文。清代段玉裁注指出:“凡言㒾者,谓人之卧,似日㒿(下脱一足字)然,故谓之㒾……凡从㒾字之属皆当读如欺。后人不知古文从西从㒾而作㒽,又变㒾为㒽,转弄颠倒矣……”可见在许慎时代,“㒾”“欺”二字已经混同。至现代汉字统一,“欺”兼表音与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