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五行中属什么?

娄惠谚娄惠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释“哲”为“智也,从二言三之字。凡哲之属皆从哲”(见图1)。 段玉裁注曰:“‘二’、‘三’皆数之言也;‘言’谓语也……若此则‘二言’者,复言之词,犹云‘再言’‘三言’耳……‘一’、‘二’是数目,‘言’是称谓,以数目而言称,故有智慧之意。”[1] 由此可知,在许慎时代,“哲”被解释为“聪明,有智慧”。不过,段玉裁认为“哲”的意思与“知”有关联性。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关联呢?下面分别阐释。

第一,为什么把表示数量的词语作为形旁时,其意思就发生了转化而有了另外的含义了呢? “二言”即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双音词。汉语的双音词大多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组合或者反义词的组合(如“悲欢离合”“明暗黑白”“善恶是非”等),因此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联想。比如“悲欢离合”就是由三个意义相近的名词构成的词语,其中“悲”和“欢”相对,“离”和“合”相对,于是联想到人生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往往经历悲伤才能体验快乐,分离之后才能够团聚。这样就把双音词的意思给固定下来了。同样道理,如果人们把“二言三之字”理解为两个双音词和一个单音词,自然也会把它的含义给确定下来,即聪明且有智慧。

第二,“一”是数目,但“二”也是数目呀!为什么“二”能表示数量而又具有了新的意义呢? 其实这是因为“二”与其他数字不同,“二”是个序数词而不是基数词,它表示的是序列中的第二个位置,所以它跟动词组合时就带有一定的动作特征或行为方式的特征,比如“过二遍”、“办二十岁成人礼”等等,这样就形成了“动量词”的概念,可以充当动词的后缀来计量动作的次数或程度。由于“二”表示第二个,因此在一定语境下还可以形成“不伦不类”之类的贬义表达式。“二”除了表示数量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三,“言”是什么? 为什么要加一个“言”在里面呢? 这得从古文字讲起。“古文字学者一般认为,甲骨文中的‘言、言’都是象声字,像说话的声音(参看于省吾先生主编《汉字源流字典》)。但是许慎说它是‘语词’”(张政烺先生语)由此可见汉代以来一直认为“言”是语词而非声音。其实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常说“言之有理”而不能只说“言语有理”吧?所以这里的“言”应该还是表声音的词根形式而已只不过后人已经忘记了这一层意思了吧。

总之,“哲”的本义当为聪明且很有智慧,段玉载引清代王念孙的话说:“言读为扬,训为扬,谓之扬慧。……《论语·公冶长篇》:‘颜渊季路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改作‘冉雍’,今本皆从改。案:‘子曰:“回也,视予犹养慈孝也。”“孝哉,颜渊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制邑矣。’《集解》引包咸曰:‘言惠易举也。’朱熹集注引范氏曰:‘言其心光明磊落,而不滞于一物,所谓聪明通达者也。’孔子称颜渊‘贤’而包咸等以谓‘通’,朱熹以谓‘聪’。盖‘扬’、‘聪’通用,古人常假借为一语也。”[2] 王念孙的说法非常明确——古代将“扬”和“聪”视为同一个词汇的不同发音罢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