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字在五行中有几划?

郎泰顺郎泰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黄”字是11画 。因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字符,是一个信息单位;而数字则是我们在现实中运用最多的计量单位。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说,一划就是一笔的意思,而十一划也是指十一点,即一个字有十一点笔画。这样的表述其实是很不科学的,但是人们普遍都是这样理解的。 因为,我们现实的笔划计算法是按字形结构的部件数计算的(现代汉语词典的索引上就标明了字的结构)。比如“高”字,上面部分属于上部的笔画,下面属于下部的笔画,中间的一竖把上下两部分连接起来,所以“高”字的笔画一共是四划。 而一些象形文字,其每笔的粗细是一样的,比如“月”“水”“火”等,则每一笔都算作一划。 还有的字,如果按部首检字法来分辨它的结构的话,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色”和“空”两个字,按部首检字法应属上下结构,但按字形的部件划分,两者都应该属于左右结构。这两个字就应该各算做两画。又如“声”与“音”这两字,也应该算作两画。 总之,按现代汉字学来分析,每个汉字的笔画都是相对固定的,是不论其大小的。而五行的理论中,对汉字本身的分析并没有深入进行下去。所以不同理论家面对同一类汉字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会给应用带来一定的混乱。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注意:古书对于五行属性记载往往前后不一。同一个汉字,在不同地方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五行属性标注。这种情况也时常出现。这就需要学习五行的人结合其他知识进行判断了。 举个例子:《说文》中“木”字条:“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二,日生于东,阳盛之极,阴生于西,日没于地也。凡木之属皆从木。”此字五行属木。而《五音集韵》中“木”字条:“凡木字,从‘木’者,七发。从‘卯’者,十二辰初,建子月中。”这里所说的“五音集韵”就是把汉字按照发音归类到一起的韵书。其中“木”字的五行标注为“十二辰初,建子月中”,即每年的第一个月和十二月,这个时候太阳位置在北方,一天之中属午夜至凌晨时间,阴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每个月的第一个十天属土,后十天属金。那么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古代将每一天分为初、正、末三截,每截六时。初一和三十的五行属性应该是一样的。

以立春为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复不息,草木萌生。”可见立春之日太阳由南及北,进入原处。这一天阴气减退,阳气上升。所以立春五行属木。而冬至则相反,五行属水。如此农历一年便有了五行轮转的顺序。 “卯”(月)中五行怎么解释呢?我目前还没看到明确说法。这里“卯”应该还是特指“卯月”,也就是农历二月,而不是用来代指“乙卯”这个干支纪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