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在五行属什么?

况航况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周易》中无“灼”字,《说文》里也无“灼”字,但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中有这样一条注释: “灼者,炙也。从火,佐声。凡灼之属皆从灼。” 又《集韵·烛韵》里有这样的解释: “炙”,本作“灼”。 可见古人把“灼”字作为“炙”字的异体字。

而“赤”与“炙”古今都有“红色”的意思。 如《庄子·盗跖》里有: “赤帻、缨、剑、佩,一雌一雄,颜色鲜艳而美。” 这里“赤色”的“赤”和“红色”的“红”是一样的意思。 再如李白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 “红颜衰鬓,白刃寒光。”

白居易《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上句中的“红颜”“白发”都是描述人的容颜的;下句里的“弦弦”与“声声”表示弹琵琶时,每一下按弦都在继续着上一下的音色。这都说明古代“赤”、“灼”、“炙”、“晓”这四字是有相通之处的。 所以,当古书出现“赤”或“灼”的记载时,我们很难分辨它们究竟是“红色”还是“烤熟”的意思。

比如《左传·僖公六年》: “宣侯昏弱,夷吾弑之,国人立其弟,是为昭侯。昭侯之立,而晋国渐治矣。故唐叔之子叔虞,始封于晋阳,至昭侯,大起城郭,以据天下之中。” 这段话里的“灼”是什么意思呢? 明末钱谦益编撰的《绛云楼书目》认为这个“灼”是“焚烧”的意思,并引宋祁《景德传灯录》为证: “我手何似拂尘?我脚何似蒲团?我口何似呼牛?你道个看。” 而清初朱骏声编著的《说文通训定声》则认为是“鲜明”的意思: “灼,明也。从火,乍声。” 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明亮的,光彩耀眼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