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属什么五行?

却琳依却琳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关于五行的定义 五行是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时还有相克的现象存在,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的属性是五种基本物质属性的抽象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或某一类事物和现象。在阴阳学说中,阳是有形的,阴是无形的;五行学说是将无形的东西用有形的事物来说明,因此它把无形的阴阳用有形的五行来表示。这就是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等等这些说法都是用来解释木、火、土、金、水的性质与功能的,而绝不是用来描述或形容木、火、土、金、水这个五种实物的形态、结构和作用等实际特点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木、火、土、金、水是具体的五种实物,不是五种元素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没有元素这个词);这里的“性”不是性能、性质的性而是性情、品质的品;这里的“质”是品质的含义。所以古人讲“天地之性,上善若水”、“土爱润生而火见伏藏”都不是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或说明,而是在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在中医学里五行也常用来比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某种生理联系,用以说明人体的结构和组织、功能和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这里所讲的五行也不是用来形容人体结构组织的五类实体物,也不是用来比喻五脏六腑组织的五类形态结构的相似性的意思。中医中的五行只是用来比喻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活动及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的一种方法而已。二者的根本区别就是前者是用来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本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后者是用来比喻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的。

二、关于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古人认为人的身体是由精气和神魂魄意志组成的,其中精气是最重要的,包括营气和津液两种物质。由于人的精气神是构成生命的根本,所以古人又把人的精神分为元神、识神和气机三个层次。 那么为什么古人要用五行来代替五脏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论问题。所谓“五行”其实就是一种模拟系统,这种模拟过程是通过不断简化、合并、类比等方法达到一个近似值的系统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五行实际上是把原本非常复杂的身心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处理从而使其变得易于理解和把握了。

三、如何区分疾病在五行中属于哪一行 现在已经证明,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群落,它们是维系人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环。当这些细菌数量失衡时就会产生疾病。例如痢疾杆菌产生的痢疾就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痢疾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它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痢疾杆菌感染后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可引起高热等症状;外毒素还可刺激肠壁分泌大量水分使粪便稀薄形成急性腹泻病征;内毒素又可导致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此外痢疾杆菌还可侵入血液循环,造成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如果体内细菌和病毒处于平衡状态就不会发生疾病。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只要知道人体内的细菌群落的组成情况就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而不同细菌群的组成又反映了其所属环境的特征。比如胃液中含有大量的乳酸杆菌,这是胃部环境偏酸性的结果;肠腔内则含有大量的双歧杆菌以及酵母菌,因为肠道是一个弱酸的环境,而这些微生物喜欢生活在偏碱的环境中。

桂婉婷桂婉婷优质答主

这个“五”不是指五个器官,而是指五种基本生命活动。 《黄帝内经·素问》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中间为阴阳之气交合之处,即中土,也就是五脏所居之地。五脏以脾为中心,因为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在(在胃气不降、脾气不升的前提下),因此五脏又以脾为中心。其中肾主水,肺主金,肝木,心火。 中土之外,左右各有阴阳之分。左属少阳三焦经,右属阳明大肠经,三焦与太阴相表里,大肠与太阳相表里。而三焦又是元气出入的主要通道,故称之为“三化之府”“中清之府”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