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字五行属什么?

双岚柔双岚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解释“镧”字: 镧,火也(今本作“炼”),从火,阑声。读若岚。 段玉裁注:“炼”古音“斓”,今音“兰”。 又注:“此字当为‘斓’之省文。”“斓”今音“兰”。 可见,古代汉字的“镧”字写作“煉”或者“瀾”,读音和字形都和今天的“镧”字不同;今天汉字“镧”字是“煉”字或者“瀾”字的简化字。 “煉”、“瀾”二字,在古代文字学文献中,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字。例如,宋孝武帝撰的《周易林》卷七下“離卦”句“明發而麗”(亦見《皇極經世書》),明弘治年間編輯的《廣韻》“闌”字註腳說“今作蘭”,清初朱骏聲撰的《說文通訓定聲》收“欄”字條目時寫道“今作蘭”等等。 那麼,這個“煉”或者“瀾”字又是何時何故造反了呢? 《漢書·地理志》有“齟侖”(即“閭盧”)一詞,颜師古註解這個詞時引用了另一部汉代學者著述——應劭的《風俗通義》來證明自己的註解,應劭的原話是“今之里門,的古齟侖也……里門一曰閭侖。”由此可見,汉代的里门又叫閭侖。 我們知道,漢字是一種形狀文字,文字的形状會體現文字的本義或近似義。“里”字本義是指裡側,也就是城牆(或城楼)的內側部分,如《漢書·藝文志》中有“閭師”之稱,顏師古的註解就是“謂里之守門人,今之里尉也。”

另外,我們從漢代画像石(磚)也可以得到證實,即漢代的里門確實寫作“閭侖”。如1975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發現的帛書《老子》甲本卷後有一幅老子出關圖,老子的故里函谷關就畫在一個里門的兩扇大門之中(图1);再如1983年在河南新野縣西韓莊出土的西汉早期銅鏡,正面鐫刻一枚“长乐未央”印,背面有四個織錦紋,其中中央的一組織錦紋就繪有一個“閭侖”的形象(图2)。

由於歷朝歷代,官修典籍對漢字的記載常常存在錯誤,再加上傳統教育不強調漢字字形的重要性(重視漢字語意而忽視漢字形態),所以,自漢代以來,學者們就一直在校正《漢書》中的错别字——把“閭侖”改正為“閭樓”,這樣一來,“鍊”或者“瀾”字就變成了“閭樓”或者“閭髙”的繁體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