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女孩珊珊是什么?
“珊”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 : “ 珊瑚,出火齐山,赤色,林邑国所生也。象形。 ” 其实,这个字本指红色的珊瑚。不过,古人发现,用朱砂、赭石可以染色,而且颜色经久不褪(见《天工开物·颜料章》)。所以古文字中 “珊”常用来表示红色的意思; 而用“珊”字的读音shān,来表示珊瑚这种像树枝一样的东西,则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详见附图) 这个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由字形相似而发音不同的“珊”“珊”和“姗”字来表示意思相近的“珊瑚”;然后再由“珊”和“姗”加上表音的“丝”旁,组成新的字“毵”来特指像羽毛一样的珊瑚;最后由“毵”减去里面的一竖,变成现在的“珊”。这样,“珊”就成了现在表示“珊瑚”这个植物或矿物了。
关于“珊瑚”,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东汉时,西印度摩竭陀国(今尼泊尔境内)有一个佛教徒,乘船到中国来传教。船经斯里兰卡国时,遇到风暴,船上的人皆落水,唯有这位外国僧侣不晕不动,从容不迫地穿好袈裟,在波涛之中结跏趺坐,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海面上出现一尊高大金身,光焰照人。原来他是利用“法力”,使自己在水中不用换气,得以渡船而行。当到达中国后,他取出预先置入海水之中的“镇海底珠”,这才发现自己误把“宝珠”扔进河里,只好入水寻珠。没想到此珠竟化为一块五色晶莹的石块,其光彩能映照云空。这位外国僧侣把这块石头带回自己的国家,献给了国王。国王命巧匠把它雕刻成花瓣样式,上面镶嵌上珍珠、玛瑙、玉石等,作为装饰品戴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