侜字五行属什么?
侜(zhōu)字在《康熙字典》中,原指“支曲貌”、“妄语无实”,字形来源于“手”和“由”,也就是“手”部和“走”部的文字组合而成。
根据字义的不同,“侜”字在古代不同时期做过不同的形误,比如“支曲貌”时的“诪”,如《诗经·桧风·羔裘》中有“毳衣如菼”;又比如“妄语无实”的“诌”,如《论语·尧曰》里有“子曰:‘舜其大智也欤!’孔子曰:‘好问而好学,仁其中也;尊贤而容众,德之中也;知雄守雌,久也;知荣守辱,怨哉,唯“尧舜其犹病诸!’” 而在现代汉语中,“诪”多用于地名和人名里,“诌”则只用于“胡言乱语”或者口语中的“瞎说”等意思,且读音相同,皆为 zhōu。 不过,这里要说的却不是这俩字。因为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看,“侜”由“手”与“由”构成,并且有“言”字旁,所以这是一个表示“用手虚构事实、造谣诬蔑”之意的字。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就有记载:“侜,欺也。从手由声。”清代段玉裁在注释这段文字时也说:“捏造虚辞以欺人者谓之侜。” 由此看来,“侜”字属火,为阴土,在五行中与中央方位和脾相对应,因而有“脾胃湿热”导致的“虚劳症”、“湿热黄疸”以及“湿热疮疹”等病机变化。同时,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而舌在五脏中又是脾胃的苗窍,“湿热伤津”还会引起口舌干燥、小便短黄、大便秘结等等症状。